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312篇
科学研究   170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4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中国新闻周刊》2007,(30):14-14
8月9日至12日,山东省大部地区再次出现强降雨过程,并伴有雷电和冰雹,局部地区遭龙卷风袭击,全省12市、45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8月11日,胶东半岛东部降雨量高达200毫米-268毫米,当地开闸溢洪的大中型水库由12座增加到24座。[第一段]  相似文献   
22.
《安徽教育》2010,(8):7-7
<正>本刊讯7月份的连续强降雨,致使桐城市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学校校舍设施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面临着极大的威胁。桐城市教育局最大限度地减少恶劣天气造成的损害,积极主动开展应对工作,制定相关预案,明确工作责任,细化工作要求,建立了上下联动、部门互动的工作机制,为做好防汛抗灾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市教育局通过召开会议、发送手机短信、电视台发布滚动字幕、报纸刊登《致学生家长一封信》等多种渠道及时传达中央及省市各级关于  相似文献   
23.
暴雨前的闷热——也谈对课改的疑惑与迷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空闲时间,一直在拜读台湾著名作家罗兰所著的《罗兰小语》,书中有一段人生短语是这样写的:“在暴雨来临之前,天气总是闷热,这静态的闷热是动态风暴的前奏,许多艺术家或学问家,在新的创造与发明之前,往往有一段极其苦闷的时期,这苦闷只是一种新的力  相似文献   
24.
天气变化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出行、健康、安全……近年来,各种极端天气不停出现,如去年发生的南方各省市50年一遇的雨雪冰冻天气、湖北省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四川汶川大地震等。湖北省去年还特地评选了全省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天气的同时,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也纷纷加大对气象新闻的报道力度,在准确预报天气变化、  相似文献   
25.
颜如玉 《小学生》2007,(6):22-22
许多人围着一位退休的老船长,听他讲述一生航海过程中的种种奇遇,其中最引人入胜的,是老船长与狂风暴雨搏斗的惊险历程。  相似文献   
26.
陶玲 《初中生辅导》2008,(10):23-26
每当作文课时,同学们的表情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啊,发愁的同学主要原因就是无从下笔,任凭老师的题目干变万化,同学们还是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所以不是不断重复过去写过的某一篇文章,就是编造别人写过千百次的题材,比如半夜发烧妈妈背我上医院,突下暴雨亲人来送雨伞了,老师熬夜在灯光下批改作业等等.这些都是同学们在无话可说时常编的写作内容.那么作文真的有这样难写吗?我认为这些同学之所以发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平时不注意收集素材所致,但生活中的素材要怎样收集呢?下面就是我告诉你如何积累素材的几个方法.……  相似文献   
27.
自然灾害和人文灾害的相互作用下,灾害发生频率、强度及其造成的损失率日益加剧。当前,对于台风灾害风险评估,国内没有一套统一的流程和标准,在面对小尺度台风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和方法的全面调研更是尚未进行开展。在此基础上,选定为暴雨灾害频发的琅岐镇的研究,通过对琅岐岛的实证研究,梳理提出一套基于小尺度台风暴雨灾害风险评估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28.
"菲特"在浙江引发了全省性暴雨和大暴雨天气。本文主要是通过NECP资料从大尺度环流形势、动力、热力和水汽条件等方面分析台风暴雨特征和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从环流形势来看,暴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由台风环流造成,第二阶段由残余低压环流和冷空气共同作用而引发;(2)暴雨水汽来源为副高南侧的东风急流,"丹娜丝"的存在有利于较强水汽通量的维持;(3)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分布有利于"菲特"强度的维持,暴雨中心辐合辐散交替分布,近地面辐合的增强预示着暴雨增幅;(4)弱冷空气的侵入有利于低层能量锋区的加强,促进降水。  相似文献   
29.
我是一个曾经要过饭的“讨饭郎”,是与上海的结缘,让我有了今天. 1940年,我出生在江苏启东一个九口赤贫之家,排行老六.幼年的贫苦,在内心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我曾在日军的铁蹄下过着流浪生活,也曾三次被别人家收养.印象最深的一次:1949年7月24日,12级强台风袭击长江口,带来了暴雨、大潮,家乡首当其冲.平地水深四五尺,房倒屋塌,家畜淹死,庄稼遭受没顶之灾,处在一片汪洋泽国之中.  相似文献   
30.
近年来发生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多数与全球变暖有一定的联系。全球变暖后海平面不断上升,大陆冰雪快速融化,一些沿海城市受到严重威胁。而内陆城市主要面临的灾害有大风、冻害以及地质灾害等,严重影响居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制定相应的防御措施非常有必要。一、自然灾害概述1.概念自然灾害一般是指给人类生存及环境造成威胁或者破坏的自然现象,通常包括沙尘暴及地质灾害等。这些自然灾害的出现与环境破坏有直接联系,人们需要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