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31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15篇
教育   8493篇
科学研究   998篇
各国文化   96篇
体育   696篇
综合类   413篇
文化理论   270篇
信息传播   2570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349篇
  2022年   193篇
  2021年   245篇
  2020年   238篇
  2019年   254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86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444篇
  2014年   1111篇
  2013年   1033篇
  2012年   1279篇
  2011年   1233篇
  2010年   942篇
  2009年   960篇
  2008年   1091篇
  2007年   761篇
  2006年   608篇
  2005年   559篇
  2004年   373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229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国优秀青年乒乓球运动员战术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乒乓球规则发生了3次重大变革,以2003年1月参加中国青年奥运集训比赛的114名运动员的1 128场比赛的现场统计为依据,分析不同竞技水平的男、女运动员在战术方面的差异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国际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及中国乒乓球队在战术训练上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62.
我国优秀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体能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运动训练学》对体能结构的认识为理论依据,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体育测量法、数理统计等方法,从众多指标中筛选出10项指标作为优秀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体能评价指标,对我国优秀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体能评价具有实用价值,为教练员科学规划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供依据,并为篮球项目选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64.
对于离开户籍所在地到外地工作的流动青年,如何在新的环境下建立起与流入地的心理连接,关乎个体在新城市的融入程度与生活状况,进而塑造了个体的"地方感"。既有研究表明,媒介使用会影响个体的地方归属与认同。本研究以379名流动青年为被试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当代流动青年社交媒体使用与流入地地方感建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流动青年的微信使用能够正向预测该群体对流入地的地方感;引入社会资本变量后发现,桥接型社会资本与黏合型社会资本是微信使用与地方感构建之间的完全中介变量。此结论揭示了媒介使用在地方感构建中的意义,并突出社会资本在这一影响路径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5.
66.
在当今学科分化综合速度加快、编辑技术手段革新、新兴媒体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出版社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对青年编辑的培养。本文从导师制的角度,浅析对青年编辑在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等方面的培养。  相似文献   
67.
68.
通过分析学术期刊支持青年学术人才成长何以可能、何以可为,为推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和青年学术人才健康成长提供借鉴。文章基于对学术共同体的广义理解,阐述了学术期刊与学术共同体之间存在互促共进关系,分析青年学术人才作为学术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术研究发展具有的独特价值,并总结其学术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身份歧视、与学术共同体其他成员互动交流有限、学术培养有待加强等。据此,提出学术期刊支持青年学术人才成长的实践路径:强化平台作用,提供公平的展示机会;强化阵地作用,进行有效的学术引领;强化纽带作用,搭建顺畅的交流渠道。  相似文献   
69.
在融合媒体时代,网络表情符号成为青年群体开展互动性传播活动的主要媒介之一,在塑造青年群体价值观、构建认知结构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论文基于青年亚文化视角,以边缘性、抵抗性、风格化的基本特征分析网络表情符号的青年亚文化特征,从心理需求、社交需求以及技术基石三方面深度剖析网络表情符号盛行的现实成因,并对其泛娱乐化、全民狂欢问题进行深刻反思,以呼吁对其行业发展进行合理引导和适度管理。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