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50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67篇
教育   9575篇
科学研究   680篇
各国文化   35篇
体育   210篇
综合类   570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43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258篇
  2014年   887篇
  2013年   786篇
  2012年   965篇
  2011年   1101篇
  2010年   860篇
  2009年   761篇
  2008年   832篇
  2007年   985篇
  2006年   907篇
  2005年   805篇
  2004年   659篇
  2003年   645篇
  2002年   493篇
  2001年   441篇
  2000年   245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晋代是古籍版本学的发展时期。论文从同书异本、校勘活动、版本学家和标志性成果四个方面,论述了当时古籍版本学的成就。  相似文献   
42.
关于MARC著录中6--字段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如何做好6--主题分析块中的常用字段,包括600、601、605、606、607、610、690等,保证机读目录质量,提高文献检索的检全率和检准率进行了粗浅的论述。对主题标目涉及的其他主题概念加做有关字段,以及主题标引、分类标引做了实例阐述。  相似文献   
43.
林梓宗 《图书馆论坛》2006,26(6):314-316
从《刘轲》引文的9个人名错误,说明学术著作引用古籍,必须认真进行校勘,否则以讹传讹,给读者阅读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44.
乔好勤 《图书馆论坛》2006,26(6):347-350
秦汉以来,岭南成为一统中国的组成部分,设教立学,邦俗从化,儒学渐启。两汉之交,出现了儒学名家陈钦陈元父子,成书《陈氏春秋》及其《训诂》两书。至汉末三国间,岭南儒学一时繁荣,不但出现了以士燮和虞翻为代表的儒学研究者群体,而且出现了诸多儒学著作,为岭南学术研究和文献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5.
韦盛年  杨权 《图书馆论坛》2006,26(3):4-7,13
以函昰禅师为核心的佛教海云系僧人和居士,是清初岭南的一个值得关注的政治、宗教、文学群体。十分重视乡邦文献研究的冼玉清先生在其晚年,曾费十馀年之功撰成《广东释道著述考》。此书以完善的体例,对海云系佛教文献做了详备的著录与考释,为研究这个法系的禅史奠定了文献基础。这部分内容实为《广东释道著述考》的最重要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46.
古籍数字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王发社 《图书馆论坛》2006,26(3):121-122,170
随着文献信息载体向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趋势,古籍也必须以新的载体形态取代传统的文献介质。文章就古籍数字化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47.
与时俱进做好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郑玉颜 《图书馆论坛》2006,26(3):160-162
介绍了广东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一些实际做法,针对在征集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提出了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8.
高校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读者利用状况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张谦  陈大庆 《图书馆论坛》2006,26(3):204-207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整体状况的分析,以及对部分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抽样调查和采访,得出目前高校图书馆数字文献利用率不容乐观的结论,并提出改变现状的探索性对策。  相似文献   
49.
版本学浅说     
阐述了版本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与范围,概述了古籍善本的划分标准与历代版刻的基本特征和鉴定版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50.
通过对山西经济政策形式的分析,提出了建立山西高校科技开发必要性与文献信息保障体系的意义,并阐述了建立保障体系的条件、方式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