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31篇
科学研究   21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16篇
信息传播   2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十六大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论断。这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公民教育,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方向,积极构建适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的公民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82.
美国公民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与方法综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美国是最早实施公民教育的国家之一。公民教育在促进美国民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概括介绍美国公民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的发展变化的基础上,以期给我们启示。  相似文献   
83.
84.
简要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及其蕴含的伦理思想,并且结合当代特点和全国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形势,对传统伦理观念和道德规范进行诠释,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85.
陈平 《外国教育研究》2007,34(10):66-70
美国学校的公民教育历史悠久,且深入人心。在9.11事件之后,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深化爱国主义的内涵,寻求国民身份共识;联邦与州政府通过立法、立项,加强对学校公民教育的管理与支持;学校注重围绕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公民气质,进行综合培养与训练。  相似文献   
86.
道德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标志,道德起源标志着人类社会关系的真正形成。人类文明是道德不断完善的结果,没有道德就没有人类文明。道德是文化的核心、文化的精髓。道德是一个社会得以存续的纽带,在社会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的复兴既要有经济的腾飞,更要有道德文化的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87.
社会转型必然伴随着教育的转型。教育的自觉转型以人的转型为核心。公民是当代中国人之转型所在,公民教育也因此成为当代中国教育转型之所在。公民教育不是政治教化,也不只是公民意识教育,而是一种以培养公民完整素质为宗旨的新的教育形态。个人主体性和公共性是公民的两个基本品质。当代公民的公共性已从传统的国家公民延伸到社会公民和世界公民。因此,当代公民需要具备个人公民、社会公民、国家公民、世界公民等多重身份,我们也必须以具备多重身份的复合型公民的要求来设计公民教育的层次与目标。  相似文献   
88.
公民教育属于人权的范畴,并与人权概念一样,其内容也与时俱进地发生变化。从自由权、社会权、发展权的演进中,可以看到公民教育在人权中的方向。同样,宪法也给予了公民教育的肯定地位。公民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足以使其在构建公民社会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9.
A growing body of research suggests that traditional assessments of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overlook students' present realities, and fail to capture the knowledge, skills and dispositions necessary to resolve public issue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ddressing these concerns, we employed an interpretive perspective in examining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civic competence in one Singaporean school. Analyses of qualitative data reveal students' perceived lack of civic competence to effect systemic change within their school environment and in the larger political arena. This perceived lack of civic competence can be attributed largely to rigid and hierarchical classroom, school and political structures, and the pragmatic focus of Singapore society. We discuss findings in light of civic education research, policy and practice.  相似文献   
90.
甘永宗 《成人教育》2012,32(10):105-107
体验是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活动;体验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对农民公民精神的养成具有传统知性教育和理性教育所无法比拟的价值体验和生活化的现实感;在村民自治实践中,通过完善参与机制,拓展体验渠道,促成利益满足与权责行为的关联性,增加效能感;加强教育引导,促成效能感向认同感转化,进而促进农民公民精神的养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