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1742篇
科学研究   157篇
体育   167篇
综合类   15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9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奥运环境下校园人文体育教育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在奥运会到来的大环境下如何对校园人体育教育进行优化。分析了北京奥运会中办成功后及举办一届成功的奥运会对当前人们人素质发展有五大现实要求,即“化自觉”的全新意识,“团结拼搏”的民族精神,“明待人”的传统风尚,“开拓创新”的鲜明个性,“爱国奉献”的积极情感。探求了优化校园人体育教育的对策。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72.
姓氏名号的研究是文化史研究院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作好这项研究 ,首先必须在各个历史时段 ,选择有代表性的著作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的调查 ,对《左传》人名中反映的词汇意义、附加意义、人文背景及《左传》的姓与氏等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 ,有助于为我国姓氏名号的建立提供有价值的、可靠的素材  相似文献   
73.
浅论新形势下图书馆的人文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图书馆人文建设的内涵和面临的形势,论述了图书馆人文建设的实践途径,强调了基于“八荣八耻”荣辱观下的图书馆人文建设的重要性和图书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4.
奥运文化在学校体育中教育价值的实证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雅典奥运会中国与国外运动员部分夺冠场景为实验信源(剪辑),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探究奥运文化在学校中传播的意义,与学生体育学习动机和行为关系,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关系等,以此来证明奥运人文要素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75.
试论提高体育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申办,体育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体育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已经成为现代体育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6.
赵炳南 《体育学刊》2007,14(4):54-57
“礼乐诗书”之教,是我国西周时期改造社会、教化民众的圣王之道。孔子全面继承了周代的“六艺”教育,成为上古文化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和教育实践影响远巨。我国古代的“礼射”蕴藏着深厚的儒家精神文化内涵,彰显了卓越的体育人文精神。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蕴涵着深厚人文价值,表现了我国各民族人民对自身美的认识和追求,对提高我国各民族人民健康水平、构建文明和谐社会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7.
通过文献资料法,描述了高科技在奥运会上的滥用情况.分别从滥用科技违背了奥林匹克信念、滥用科技将使运动员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工具、滥用科技将最终毁灭奥林匹克运动会这3个方面,阐述了滥用科技将会淹没人文奥运.并因此希望北京"科技奥运"理念能够成为全球共识.  相似文献   
78.
美学与体育运动自古以来,就是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体育美”无时不体现在各项体育运动中,如何培养大学生对“体育美”的鉴赏能力,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促使他们热爱体育,积极参加各项体育锻炼,并养成“终身体育”的信念,是我们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79.
对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产生与发展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并对其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与评价,同时针对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建设问题展开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80.
针对目前我国运动训练过程中存在过多强调运动员身体素质、技战术修养、心理素质、智能素质的发展,而轻视人文素质培养的现象,通过对可持续发展和人文素质的概念界定基础上,论述人文素质对运动训练的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提出了运动训练过程中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为我国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