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的对学生个体自我觉醒与完善的作用进行研究,提出校园体育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校园体育文化深层的体育观念有助于“和德”;校园体育运动在智力发展中注入了“自省”思维;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在人格发展中注入了“塑美”色彩.校园体育文化最终将体育与“德智美”融合,促进大学生自我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体育--健康--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体育与健康、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体育运动是健康之美,遗传和营养是健康之源,美是人体健康的外表和内在因素,体育的终极就是美。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学区体育”理论的提出为社区体育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模式,然而,中小学由于场地小、时间冲突以及安全性等问题使与社区接轨受到很大局限,而高校由于自身的各种优越条件与社区的结合显得更加实际和可行。本研究从江苏省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以及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现状调查入手。对江苏省社区体育的组织情况、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体育锻炼需求、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存在的问题、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关系等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从而为实现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的良性发展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4.
论高校篮球教学与大学生体育"自我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体育“自我”能力——自我锻炼身体能力、自我参与体育运动能力和体育锻炼自我监控能力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普通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体育能力较差的现状,探讨了高校体育课篮球教学应如何加强对学生体育“自我”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将体育教学,审美文化和体育运动的实践“互涵”起来,探讨了身体感性文化与体育运动文化的审美突破、人学教育理论与人文体育实践的教学突破、当前高校体育改革与创新实现的人学突破,认为以新的体育运动文化塑造新时代的新人格,推进人文体育的创造性转换,关键在于强化人学论、文化论的体育理念,并使之对学生身心发展和人格完善的指导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交谊舞的体育属性进行思考,揭示其与体育的内在联系.研究认为:交谊舞同体育运动一样,它们“运动”的本身,起初没有目的,只存在于人类行为的表象之中;单从“运动”的显性特征来看,体育运动与交谊舞都具有健康、阳光、文明的同样性质,只是在文化意识上让人感觉到交谊舞较为随意,而体育运动则更为规范;交谊舞在健身与社交活动方面,具有引导男女大学生在异性互动的校园生活中树立正确人生观的体育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7.
摘要:为及时传递和解读世界各国对于体育教育和体育运动形成的共识,增进国内学界对体育运动的理解,以《国际体育运动宪章》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1978年、1991年和2015年颁布的3个版本的《国际体育运动宪章》进行介绍,并对最新版本进行详细解读。研究分析并诠释了《国际体育运动宪章》传递的4个方面的核心内容:1)参与体育是一项基本人权;2)对体育安全风险的多重理解;3)对终身体育理念的持续强调;4)体育对社会发展的多样作用。此外,研究还认为:1)我国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背景与《国际体育运动宪章》的内在理念相契合,应将“人权”作为我国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逻辑起点;2)基于该起点,我国体育事业今后应当将提高残疾人的体育保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并放在突出位置;3)体育竞赛应当作为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它既是贯彻和实现“终身体育”理念的重要路径又与目前国际上体育教育的主流理念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体育现状与问题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前苏联曾经创造了“世界的体育奇迹”,其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对原有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尖端体育运动保持了原有优势,职业体育运动也已为大家所接受,而社会动荡和经济危机则造成体育物质技术基础薄弱,群众性体育运动工作难以开展的问题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9.
在2l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乒乓球比赛中,华东理工大学学生帖雅娜战胜众多世界名将,一举夺得女团、棍双和女单三枚金牌,被称之为“帖雅娜现象”。这一现象给予我们一些启迪:(1)我国优秀体育运动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有待完善,应把高校作为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2)遵循体育和教育的双规律,对具有运动潜质的大学生进行培养。(3)普通高校培养优秀体育运动技术人才的成功关键在教练。  相似文献   

10.
为了积极响应全国亿万学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认真贯彻《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全国各高校针对体育教学工作都进行了许多新的尝试和改革,并且开始不断建构各种新的教学培养模式。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现状,并针对教学团队、教学评价、教学资源、教学质量四个方面的改革困境,提出了“一体化”、“俱乐部”、“分段型”、“并列型”四种体育教学模式,旨在通过研究,进一步吸引和鼓励广大青年大学生走向操场开展体育运动,形成群众性的体育锻炼热潮。  相似文献   

11.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研究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与高校体育环境的关系得知,体育课、体育考试、体育教师、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高校场地器材以及高校领导对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等是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以长期从事体育教学的体会及学员对体育运动的认识与能力为依据,阐述了在课外实施一小时锻炼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提高学员对开展体育运动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提高身体素质,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大学生健美教学中所检测的身体素质指标进行为期一学年的跟踪研究与分析,探讨健美运动处方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健美运动处方教学比普通教学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4.
学校体育的使命:论体育素养及其提升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体育素养的内涵解读,结合体育本质分析学生的"三维一体"所指———即在运动技术的学练中同时实现文化传承、体质改善、精神培养三方面推进,点明学校体育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进而阐述运动技术作为一种操作性知识在培养学生体育素养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明确体育课程作为学校体育的核心应以完善运动技术教学,着力提高学生体育素养为其当然目标。  相似文献   

15.
对体育教学中体育精神培养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为体育教师加强对学生体育精神的教育,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大学生体育精神的探讨,认为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对大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的能力,起到陶冶人、美育人、塑造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价值,指出其生产力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和健康价值,实质是利益问题;在体育价值观、体育教育观和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都发生了变化的新形势下,应实现学校教育观念的转变、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和重新给体育教师定位.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郑州市大学生650人网上消极体育娱乐活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大学生上网娱乐消费支出高于体育健身的支出,且每周的体育锻炼时间低于网上消极体育娱乐活动的时间.由于大学生课外网上消极娱乐活动的增多,对大学生身体发育及心理健康已构成潜在危害.因此建议,学校体育教育部门应重视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并采到有效的方法,减少学生网上消极体育娱乐的活动时间及次数,使大学生投入到健康的体育锻炼中来.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体育俱乐部是当前学校体育改革的热点之一.然而,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运行的现状与大学生的体育权利却发生冲突.这种冲突一方面限制了体育模式的改革与发展,另一方面也严重影响大学生体育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柔韧素质作为主要运动素质之一,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同时也是一个人终生体育运动不可缺少的运动素质,其深远的教育作用与意义有待于进行更广泛的深入研究。然而,不良柔韧素质导致的生理性疾病,可以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生理健康状况。从体育教学角度进行有高中学生参与评价的柔韧素质教学与教研,体现学生主体意识与运动态度等研究,目前尚未有可供参考的资料。为此,我们在高一年级学生中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查与课题研究。希望能引起广大教师与相关研究人员的关注,以有助于我们的体育教学思考。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体育教育与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是奠定其终身体育的基础,只有使学生真正具有了体育意识,才能实现大学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和<全民健身计划>提出的奋斗目标.本文论述了体育意识的函义和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途径与方法等.希望能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