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602篇
科学研究   20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43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阿Q正传》与《堂吉诃德》是两部不同时代的经典文学作品,都交织着喜剧和悲剧的因素。本文旨在通过时代的深层意义、作家的悲剧意识、人物性格的塑造、讽刺艺术手法、荒诞的表现方式及话语诉说风格来对比分析两部作品,揭示作品的中心思想,从而给后人以启示。  相似文献   
32.
训练设计中计划制定的思想与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唯物辩证法中辩证的对立统一观、质量统一观、否定观和时空观、运动观等方法论,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方法提出了运动训练设计中计划制定的基本思想与实践艺术.论述了哲学时空观及其对运动训练的方法论意义与现实作用,运动训练组织的系统化与节律推进和螺旋上升,负荷安排的极限化趋向与方式,力量素质、技术动作与能量代谢的专项化有机整合,运动员个性化发展与意志品质修养等基本思想.论述辩证思考的重要性,负荷概念的整体性,训练效应的累积性,感性判断的必要性和干预支持的同步性等实践艺术.  相似文献   
33.
提高国民素质最重要的是靠教育 ,教育的主体形式是学校教育 .而德育 (即思想道德教育 )是学校教育的首位 ,课堂教学又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 .怎样寓德育于物理教学中呢 ?作者从教育学的原理出发 ,结合教学实践谈了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  相似文献   
3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本质的特征就是革命性、批判性、阶级性和实践性,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而存在的。而其中实践唯物主义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本文就将重点阐述实践唯物主义建立的发展,其所包含的主要内涵及基本特点,以及在当代现实社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5.
"算什么"由表示"算做什么"到"不能说是"再到"不重要、程度低、没有关系"的语义变化是其语义逐渐虚化、其主观性逐渐增加的结果,且采用相应的主观化手段来展现其主观性。语义虚化、主观化是语言发展演变的重要机制,具有很强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36.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不是宇宙观意义上的新世界观,而是历史观意义上的新世界观,其关注的不是整个宇宙,而是人类世界,是人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他在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创立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过程中,曾有保留地接受过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但他绝不是一个人本主义者,而是在批判人本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科学的实践观,继而创立了崭新的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或历史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核心部分,但不是全部,否则,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会对宇宙观问题失去话语权。  相似文献   
37.
把握马克思与历史主义问题的关系是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一条新路径.历史唯物主义从自然与历史的有限统一、结构与历史的辩证统一成功地战胜了历史主义研究方法的困境.历史主义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论,其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观基础.历史唯物主义克服历史主义困境,也不仅仅是在方法论层面,历史唯物主义通过诉诸于人的实践活动的"有限目的论"解决了历史主义不得不"假手于上帝"的困境,从而解决了历史主义关于历史意义的根基问题.  相似文献   
38.
马克思明确指出我们在探讨有关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时,应该将人们既当成他们本身的历史剧的"剧作者"又当成"剧中人",这一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方法论原则。现实的人作为"剧中人"与"剧作者"的统一体,只能是实践中的存在。未来社会要最终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意味着人应该既超拔于任由自然控制的动物性状态,又摆脱特定历史或社会关系条件对人的限制和不合理规制,从而克服"剧中人"与"剧作者"两种角色相互分裂的状态。对"剧中人"与"剧作者"之间关系的辩证理解,既是马克思世界观、价值观,又是认识论与方法论。它蕴涵着马克思对社会发展的科学态度与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未来社会理论的理论生长点和基本的运思路径。  相似文献   
39.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从批判宗教对人的异化入手,把人从宗教中解放出来;对落后的德国社会的批判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从客观历史出发的态度;最后对产生于德国社会的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完成了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彻底的清算,也从理论上将人的本质又重新赋予到人本身。  相似文献   
40.
《孝经》作为辑录中华民族伦理文化的典范文本,在古代社会承载着维护统治、教化民心的作用,这两种作用是互为存在的,具体又通过国家机构和宗法家庭来加以体现。孝道的内涵与外延,由其作者与成书的时代所决定,其特有的结构和意蕴从一开始就赢得统治者的青睐。考察历代统治者对《孝经》的态度,可以看出孝道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定位与变迁,而中华民族伦理的生成与发展,从此亦脉络可寻。新中国成立后,对《孝经》的认识与态度屡有更迭,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看待这部典籍,批判地加以继承,接续了中国共产党借鉴吸收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的传统,让我党自成立以来所遵循的路线、方针和宗旨,能够继续不断地提升孝道的伦理核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用,使其能够契合国家的发展方向,引领人民弘扬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迈步走向幸福高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