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25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87篇
教育   13656篇
科学研究   804篇
各国文化   141篇
体育   946篇
综合类   1207篇
文化理论   109篇
信息传播   74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232篇
  2020年   310篇
  2019年   233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200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538篇
  2014年   1420篇
  2013年   1426篇
  2012年   1729篇
  2011年   1579篇
  2010年   1276篇
  2009年   1055篇
  2008年   1162篇
  2007年   1308篇
  2006年   1157篇
  2005年   858篇
  2004年   764篇
  2003年   644篇
  2002年   529篇
  2001年   370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访谈法等对我国唯一海洋民族京族的民族民间体育的起源、分类、特征以及发展方向进行分析,认为京族民族民间体育可分为嬉戏娱乐、节庆习俗、比赛竞技三类,并具有亲海性、宗教性、娱乐性的特征.课题根据“四层文化理论”对京族民族民间体育进行分析与研究,科学而准确地把握其的产生、分类和发展方向,促进京族民族民间体育的发展,努力发掘京族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资源,推广民族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92.
摘要: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历史研究法,以跨学科的视野阐释和分析中华龙舟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从生态适应的角度,纵向梳理了中华龙舟文化的发展历程,认为中华龙舟文化的起源、演变及传承等整个发展过程均是生态适应的结果。主要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3个维度,分析讨论了中华龙舟文化演变过程中的生态适应问题。研究认为:自然生态促进了中华龙舟文化区域性的演成,并赋予其地域性特征;社会生态促使中华龙舟文化服务于政治需要、社会教化和社会整合;而文化生态促进了中华龙舟文化与他文化的横向交流和融合。同时还认为,面对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的不断变化,当前及今后的中华龙舟文化都会通过不断的自我调适来适应所处生态的变化。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深对中华龙舟文化发展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拓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93.
94.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的文化功能.但是在现实中,我国的城市发展过于强调经济指标,而忽视了文化建设,导致许多城市面临着文化缺失的问题.体育文化与城市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总结了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文化缺失现象,对体育文化与城市文化发展的相容性进行分析,认为促进体育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城市文化,增加了城市文化的内涵与活力,是繁荣城市文化的重要途径.提出要在塑造文化价值观、创建独特的文化发展模式、协调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促进文化互动交流和文化创新等几个方面来推进城市体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5.
在对保山市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对其基本情况做出了详细介绍,指出在开展保护工作时面临的诸多困难,建议相关机构应着重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并进一步加强保护机构和业务队伍建设,确保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96.
97.
摘要: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有其特殊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功能,它不仅传达着一种文化,更传递着一种精神,而武化教育的实质就是倡导武术精神。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等科研方法,围绕着武化教育的实质,以及武术精神的当代价值等方面展开论述,其目的是更加全面地了解武术所蕴含的精神价值,探讨其在时代背景下如何发挥其自身优势更好地服务当今社会。研究认为:武术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不仅成为凝聚民族力量、彰显国家意志的利器,而且对于培养国民的尚武精神,唤醒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自觉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应该大力弘扬武术精神中所表达的“忠、义、信、勇”的精神实质,更好地提振民族精神,团结民众,凝聚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对于进一步唤醒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自觉,培养国民的尚武精神,更好地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8.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文化的综合体现和精神家园.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与校本特色课程协同发展的关联性进行了探讨.指出:(1)民族传统体育并不仅仅是一种"体育"资源,更是一种传统文化"传承"教育资源.(2)开发应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促进学校体育与民族体育接轨发展,建构校本特色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教育与民族传统体育实现"双赢"的基本路径.(3)构建特色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不能流于形式,应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99.
BL (Boys’ Love) fandom has been regarded as a counterpublic by some academics since 2005. In this article, I investigate the dispute over “real-person” texts (texts based not on fictional characters but on real people, both public and non-public figures) on the BL board of PTT BBS in Taiwan as a case-study. The dispute is significant in the sense that, ostensibly, there were a few young female BL fans who actively defined what the BL scene consists of, as only these young women were involved in the dispute. Nevertheless, a closer look at the dispute reveals that the mainstream values actually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framing the fandom in question. I then argue that the objection to the real-person texts should be regarded as a refusal by the BL fandom to be part of a counterpublic. The dispute started with a clarification of the genre, equating real-person with real gay people, BL with fantasy, and gay with reality. It is on this basis that real-person texts were not regarded as part of BL practices. Moral issues, such as respect and politeness, were also raised to question real-person texts. The conflict intensified, leading finally to the total exclusion of real-person texts from the BL board. To sum up, the dispute over real-person texts demonstrates how BL fans actively (re)formed the shape of the BL board; at the same time, it represents a refusal and exclusions, which place this counterpublic into question.  相似文献   
100.
高职院校图书馆内涵建设一直受到各职能部门的关注,虽然有所发展,但不尽人意。这次"三馆"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内涵建设无疑是一个重大启示:高职院校图书馆内涵建设应立足长远发展,除馆员素质有待提高外,服务方式、模式的转变及资源库的建设等应引起各高职院校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