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896篇
科学研究   15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4篇
综合类   29篇
信息传播   4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1.
依据风险管理理论对研究生招生风险进行分类,分析产生研究生招生风险的原因,提出了规避研究生招生风险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92.
研究生收费与资助制度改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生收费试点已在一些高校开始试行,试点学校将取消计划内和计划外区别,所有研究生都要交费上学。同时,试点学校将提高研究生资助力度,扩大资助覆盖面;建立符合研究生培养特点的激励机制;强调导师在研究生培养和资助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3.
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至今,经历了学徒式培养模式、专业式培养模式和多样化的培养模式三个阶段。当前,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革、研究生教育自身的发展以及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影响等三个方面的因素,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已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4.
课程建设是研究生培养环节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森林生态系统理论与应用"课程是林业硕士掌握坚实的林业基础理论和系统专门知识的主要途径及桥梁课程。采用面向学生的问卷调查和面向教师的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探讨新疆农业大学面向林业硕士开设的"森林生态系统理论与应用"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的课程建设思路,提出更优质的课程建设具体方案,对整个课程体系内的教学内容、考核方式以及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全面优化,旨在提高林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达到培养出服务于林业行业优秀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95.
新农科建设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规划了新蓝图,同时为涉农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新方向。广东海洋大学作物学学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通过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革新课程结构体系、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以及构建人才质量保证体系,探索了"五位一体"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旨在使研究生树立专业认同、培养实践能力、开拓学术视野、强化创新思维、提高培养质量,从而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科技保障。  相似文献   
96.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设立至今,已有众多学生依托该项目出国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文章以S大学为例,对学生职业规划发展、自身素质以及跨国文化素养方面进行认知调查,分析学生公派留学所获成效,并建议从丰富留学体验、增强学生家国意识、提高教育目标与质量方面进行改进,扩大学生留学成效,为更全面探索高水平项目培养成效的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7.
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合力育人是适应研究生成长成才需要的内在要求,是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本文以湖南省高校为例,针对现阶段高校合力育人机制普遍运行不畅,育人成效不显著的实际问题,以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为调研对象收集数据,从两个育人主体视角分析二者合力育人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合力育人机制的有效途径,提出通过优化布局、完善机制、增进共识、搭建平台等多种渠道,确保两个育人主体的作用发挥出合力的最大功效。  相似文献   
98.
目前我国硕士生教育发展正面临着学术型与应用型两种发展方向的抉择,高等教育学科尤其如此。从现实的角度看,未来研究生教育发展方向并不能做这种非此即彼的选择,而应该走第三条道路,即实现学术型与应用型发展的均衡。其具体实施途径是建立学术分化机制,并通过建立新的课程选择机制来实现。  相似文献   
99.
睡眠是个体正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健康水平、生活质量以及工作、学习效率等诸多方面。本研究采用睡眠质量自评量表(SRS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考研期间的40名四年级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考研压力下的大学生在考研前、考研中、考研后的睡眠质量都较差;(2)在考研前、中、后3个阶段,考研学生与不考研学生睡眠质量的差异极其显著(p〈0.001);(3)考研大学生的睡眠质量与EPQ各维度的相关均不显著。结论:考研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受考研压力这一因素的影响极其显著,而受人格因素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0.
大学生考研带来的教学问题一直困扰着一般高等院校。社会需求、用人制度、就业压力使一般院校的大学生考研的数量和比例越来越大,考研学生的要求与学校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之间的矛盾渐显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