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72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42篇
综合类   3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观察拳击运动员补充不同剂量牛磺酸对红细胞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4×4拉丁方设计将23名男子拳击运动员随机分为四组,进行四个剂量水平(A:400 mg/d、B:800 mg/d、C:1200 mg/d、D:1 600 mg/d)与四周期(每周期3 d)的牛磺酸补充;用比色法检测红细胞Na+-K+-ATP酶、Ca2+-Mg2+-ATP酶、总ATP酶活性及血清MDA浓度。结果:与A、B剂量相比,补充C、D剂量的牛磺酸能显著提高ATP酶活性(P<0.05)及显著降低血清MDA浓度;Na+-K+-ATP酶活性C高于D剂量组(P>0.05),Ca2+-Mg2+-ATP酶活性D高于C剂量组(P>0.05)。根据运动员运动成绩分组比较表明,补充不同剂量牛磺酸后,优秀组与普通组间ATP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优秀运动员Na+-K+-ATP酶活性C剂量组显著高于D剂量组(P<0.05)。结论:拳击运动员牛磺酸的适宜补充剂量为1 200 mg/d;每天1 600 mg补充剂量可能有过度清除体内自由基的不利效应。  相似文献   
122.
观察黄芪水提取液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和对血清心房钠尿肽(AN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筛选出的24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黄芪水提取液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黄芪水提取液组灌胃给药剂量为24g/kg(相当于生药量),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分别灌胃3周,末次给药1 h后观察小鼠负重游泳力竭时间和检测血清中的ANP含量、SOD活性、MDA含量。结果:灌胃黄芪水提取液组小鼠负重游泳力竭时间明显延长(与对照组比较,P〈0.01),血清ANP含量显著增加(与对照组比较,P〈0.01)、SOD活性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黄芪水提取液提高小鼠的抗疲劳能力,其作用与增加ANP分泌和提高抗自由基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23.
目的探讨大负荷训练后减量训练对大鼠骨骼肌超微结构及其酶活性的影响,为大负荷运动后减量训练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验参考。方法大负荷运动7周后,再进行4周减量训练,运用酶免疫和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大负荷训练后减量训练腓肠肌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表达及腓肠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大负荷训练后再进行4周的减量训练,可明显提高SHD活性,降低MDA的含量,但LDH活性降低;4周的减量训练损伤的腓肠肌细胞结构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4周的减量训练可明显改善损伤的骨骼肌细胞结构,有利于骨骼肌细胞结构的恢复,提高骨骼肌的有氧代谢能力和抗氧化能力,但不能提高骨骼肌的无氧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124.
目的:为探讨过度训练的机制,观察6周过度训练对大鼠骨骼肌自由基代谢MAPK信号通路p38的影响。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即安静对照组和过度训练组,过度训练组进行6周的递增负荷过度训练,通过整体机能状态和常规生化指标评定其运动疲劳的程度,并进一步测定其骨骼肌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及p38蛋白表达。结果:过度训练大鼠血清皮质醇、睾酮/皮质酮和血红蛋白显著下降(P<0.01),血尿素氮显著升高(P<0.01),且运动组大鼠睾酮、睾酮皮质酮比值、血红蛋白较正常组分别下降71.81%、85.21%和23.12%,皮质酮较正常组升高94.79%,分别超过30%、30%、20%和20%的人类过度训练诊断参考标准。同时,骨骼肌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明显下降(P<0.05)。肌糖原含量没有显著的变化,血糖出现了显著下降,p38的蛋白表达出现显著的升高(P<0.01)。结论:过度训练引起的肌能量大量消耗,自由基生成加强,抗氧化能力减弱,过剩的自由基通过p38激活了MAPK系统,但这种激活并没有增加肌糖原的含量,推测MAPK对骨骼肌代谢的调节作用可能被低血糖水平所抑制。  相似文献   
125.
二氧化硫是大气主要污染物,利用植物来监测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是一个简便、有效的方法。选择矮牵牛、紫花苜蓿等二氧化硫敏感植物作为研究对象,以不敏感植物报春作为对照,用不同浓度的亚硫酸溶液对实验植物进行处理,测定植物叶片中硫、丙二醛和叶绿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外源二氧化硫处理浓度的增加,叶片含硫量都随之升高。矮牵牛、紫花苜蓿叶片丙二醛含量随着外源二氧化硫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但报春叶片丙二醛含量并无显著变化。矮牵牛、紫花苜蓿和报春叶片叶绿素a、b含量随着二氧化硫处理浓度升高而降低,但差异不显著。紫花苜蓿对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硫变化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可以作为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硫的指示植物。  相似文献   
126.
衰竭运动小鼠肝损伤的实验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小鼠衰竭运动后,取其肝脏,用组织学、生物化学方法,研究了小鼠衰竭运动后在形态和功能方面的改变。结果提示7次衰竭运动的自由基代谢失衡,ALT升高以及肝细胞形态学的改变对肝损伤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7.
运动性疲劳与细胞凋亡时机体内环境的改变有雷同之处,通过对疲劳与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为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肝、肌细胞Ca2+浓度及DNA倍体分析,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表明,运动性疲劳后肌、肝细胞中Ca2+浓度显著增高P<0.01;FCM检测肌、肝细胞实验组均出现凋亡峰;TUNEL染色显示,疲劳时肌、肝组织呈棕黄色的凋亡细胞比例明显增多;各组织SOD活性12 d组显著下降P<0.01,MDA数量12 d组非常显著升高P<0.01;研究认为:细胞内Ca2+浓度显著增多、SOD与MDA比值变化是决定细胞凋亡或坏死的主要原因,细胞凋亡与运动性疲劳同步发生,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的因素均会导致疲劳.  相似文献   
128.
1,6-二磷酸果糖对运动能力及抗疲劳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5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安静组,空白运动组和服药运动组;服药组小鼠短期连续服用1,6-二磷酸果糖(FDP)后,有氧耐力明显提高,45min游泳运动后,红细胞膜Na^ -K^ -ATPase的活性明显上升,血浆丙二醛(MDA)及血乳酸浓度增幅明显下降,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29.
维生素E对力竭小鼠肌、脑组织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一次性力竭游泳后小鼠股四头肌、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SOD/MDA的变化情况,以及维生素E对其的影响。结果发现,力竭游泳后即刻,肌组织中SOD活性明显下降,脑组织中SOD活性、MAD含量没有明显变化;维生素E可有效抑制力竭后即刻肌组织SOD活性水平的下降。  相似文献   
130.
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机体抗氧化能力情况。对北京市男子手球青年队进行模拟高住低练和低住高练后,观察机体T-AOC及MDA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高住低练组(Hi-Lo)总抗氧化水平高峰期出现在第1周,持续时间较短;而血清丙二醛高峰期出现在急性暴露10h及第1、2周,持续时间长,第3周有逐渐下降的趋势。高练低住组(Lo-Hi)总抗水平高峰期出现在低氧训练第12个单元,出现时间相对较晚;而血清丙二醛高峰期出现在低氧训练第1、5个单元,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然后有下降的趋势。提示机体总抗水平的变化在间歇性低氧暴露过程中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而血清丙二醛对低氧暴露反应所需时间很短,二者在机体抗氧化系统中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