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80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0篇
教育   10906篇
科学研究   789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844篇
综合类   368篇
文化理论   30篇
信息传播   705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19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99篇
  2020年   237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211篇
  2016年   251篇
  2015年   446篇
  2014年   1238篇
  2013年   931篇
  2012年   1084篇
  2011年   1149篇
  2010年   1060篇
  2009年   991篇
  2008年   1144篇
  2007年   829篇
  2006年   568篇
  2005年   549篇
  2004年   515篇
  2003年   457篇
  2002年   401篇
  2001年   248篇
  2000年   244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法在大学生健美操课中进行教学实验,分析了采用合作教学法后对大学生心理调节的作用.结果发现,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更受大学生的欢迎,能够改善学生的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最大限度地发挥健美操的特殊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62.
黄俐 《辽宁体育科技》2002,24(3):59-59,62
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的改革和对非智力因素的认识,情绪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教育学家赞可夫指出:“扎实地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理解,靠内部的诱因,不如说是靠学生的情绪状态而达到的。”他还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的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作用。”体育教学过程离不开情绪,情绪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产生并伴随着整个过程,同时,它又反过来影响教学活动,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情绪,善于引发、维护并使之转化。  相似文献   
63.
国家现代五项队调控训练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五项队在5个单项比赛中的权重关系,对5个单项训练的相互影响、体力分配、训练及恢复的调整进行可行性研究。通过各种指标测试、同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比较、专家分析,确定男队、女队的突破重点,并针对其薄弱环节进行了调控训练。促使男、女队的运动训练水平稳步提高,使男队超过了奥运会团体达标标准,女队团体由第10名提高到第8名,接力排到第4名。  相似文献   
64.
65.
66.
经济的振兴,科技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归根结底,都取决于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然而,培养合格人才的起点在哪里?提高各民族素质的始基又何在?唯一的答案,就是优生与胎教。一、优生与胎教的涵义优生,指生育健康聪明的后代;胎教,指对胎儿实施的超早期教育或零岁教育。优生与胎教的思想及其实践,有着悠久的历史。原始社会逐步排除直系血统之间的婚姻,就有巨大的优生意义。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和我国《札记·深博篇脚都有关于胎教的思想。近代英国学者高尔顿创立优生学后,美国、加拿大、丹麦、瑞典等国在…  相似文献   
67.
批评的艺术     
一要缓一下,不要急于求成。选择合适的时间、适当的场合,如逛商店、散步、郊游等时机对孩子的缺点错误给予恰当的批评。二要绕一下,不要开门见山。尽可能从侧面间接地批  相似文献   
68.
69.
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的确,如何能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便吸引孩子们的目光,让活泼好动的摹生恿快融入英语教学的课堂气氛中,是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学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教学’。这一环节,便引起了广大教师的重视。成功的“新课导入”能迅速安定学生的学习情绪,引发学习兴趣,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迅速融入课堂气氛中;成功的“新课导入”还能使学生置身于语垮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开口说英语,  相似文献   
70.
对当代主要智力理论的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经济时代 ,人们对成功的渴求愈来愈烈。影响成功与否的因素固然很多 ,但排除不可控的外在因素 ,个人的素质无疑是最重要的 ,而个人素质的核心则是智力 (哲学上更倾向于称之为智慧 ) ,因此 ,智力水平的高低往往成了衡量个人素质的重要准绳 ,智力理论和测量担当得起如此之重的负荷吗 ?笔者就当代国内外的主要智力理论的思路及其局限作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