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第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美)男子技术实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成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2):1708-1710
通过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以第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国男队和美国男队为研究对象,对(中美)运动员在团体、全能、单项的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队团体实力略高于美国男队,全能实力和美国男队持平,单项技术高于美国男队.  相似文献   

2.
简讯     
☆我院男女航海多项运动代表队自六月成立以来,经过短期训练,最近参加北京市比赛,夺得了男女甲组团体总分第二名.男队在参加的八项比赛中,获得了撇缆、射击、游泳、拔河冠军,2000公尺、5000公尺荡浆第三名,手旗、通讯、绳结第四名.马广居和王定洪的撇缆成绩达到了38.49公尺和34.47公尺,分别打破了37.40公尺的全国纪录和31.70公尺的北京市纪录.女队参加了七个项目,取  相似文献   

3.
取得的成绩田径系有二十位师生代表首都参加了全运会田径项目的比赛,在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全院师生亲切关怀支持下,我们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大家都知道,北京市男女田径队均获得全运会的田径团体总分第一.北京男队以355分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其中我院有11人参加,有9人获得名次,共得148分,占北京男队得分的42%强,如果以148分单独计算总分,可取得男子团体总分第五名;北京女队以198分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其中我  相似文献   

4.
从悉尼奥运会点评我国男子体操的优势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通过观察统计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 ,回顾了我国体操男队在悉尼奥运会三种比赛 4大战役的战况。点评了我男队的优势和存在问题及今后的努力方向。团体预赛 ,我队发挥不正常 ,团体决赛充分显示了我队的实力和优势 ,个人全能和单项决赛有喜有忧。应发扬我队的优势 ,克服存在的问题 ,在下一届奥运会上卫冕团体冠军 ,在全能和单项上力争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27届奥运会中俄男子竞技体操实力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献资料、录像观察统计法,以第27届奥运会中俄12名参赛男子体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中俄两国男子竞技体操的实力。结果表明:本届奥运会团体中国队略占上风,全能及单项俄罗斯队占优,今后我国体操训练方向应由单一的全能型向多元的全能、单项并存的方向转变。旨为我国男子竞技体操的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传统力量训练方法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体操技术对运动员专项力量的要求。采用肌肉功能电刺激结合常规方法对中国体操男队备战奥运会的张津京、范斌进行系统力量训练,对李小双、李大双、黄华东、黄力平进行恢复放松训练,其实验方案简明、实用、可行、便于操作,得到中国体操男队的采用;其实验效果明显,受到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欢迎,为我国体操男队获奥运会团体亚军、个人全能和单项名次作出了贡献。研究结果显示,肌肉功能电刺激可以成为体操专项力量训练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第四届全运会篮球决赛结果如下:男队:1.解放军2.湖北3.广东4.北京5.四川6.上海7.山东8.江苏9.黑龙江10.吉林11.福建12.河北13.广西4.黑龙江11。四川5.浙江6.吉林7.山东12.上海13.安徽一、技术统计女队技术统计总表(见表1)。男队技术统计总表(见表2)  相似文献   

8.
关于男子自由体操发展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7届世锦赛团体、全能和单项决赛运动员为对象,从D组以上技巧动作的难度、类型和连接,以及完成动作的质量等方面,对当代男子自由体操发展趋势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另对我国男队与世界各国的差距也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运用观察法、文献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第39届体操世锦赛男子团体、个人全能和单项决赛的成绩及完成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男子体操队准确理解和把握了新评分规则,在团体、个人全能、鞍马、吊环和双杠等多个项目上实力突出,并凭借动作难度大(A分高)、发挥稳定、成功率高而一举夺取5枚金牌,为中国队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打下了良好基础.继续钻研规则、狠抓训练、巩固优势项目、提高弱项成绩是中国男队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射箭女队在第二十五届奥运会上首次获得女子团体银牌。在赛前的整个训练过程中,较好地解决了调节与控制问题。其调控手段主要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学合理地安排好赛前计划,做到大强度与大量紧密结合,交替进行;二是掌握好训练过程中竞技状态的调控;三是注意训练方法手段的转换。从而使运动员在训练中沿着预定计划,形成较佳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男排参加第十届世界杯排球比赛技术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第十届世界杯男子排球中国队同美国等队11场比赛录像进行技术统计。分析了现代排球运动发展特点及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各项技术目前存在的差距,对中国男排今后的训练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男排与世界男排发球与一传技术运用效果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现场统计、数理统计及逻辑法等研究方法,对十运会男排预选赛(福州赛区)中进入决赛的五支球队的发球和一传技术效果与第十届世界杯排球比赛的发球和一传技术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揭示我国男排与世界强队发球和一传技术目前存在的差距,旨在为男排今后的训练工作提供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主要采用录像统计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通过对我国女排在第28届奥运会排球赛上和第9届世界杯女排赛上后排进攻的运用现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到了中国女排后排进攻运用上存在的问题,为中国女排在今后的训练上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第15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队攻防能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第15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男篮与对手之间的技术统计和临场表现进行对比,分析了中国男篮在进攻能力与防守能力方面与对手的差距,以期为中国男篮今后的训练、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第九届全运会男子排球决赛阶段8轮46场比赛的攻防技术进行了统计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男排各优秀队进攻成功率与失误率、发球成功率和稳定性与俄罗斯国内各队及各国国家队相比差异显著,拦网成功率、失误率与各国国家队相比有较大差距.而一传到位率却明显高于俄罗斯国内各队,与各国国家队相比略占优势.国内各强队中,四川男排网上实力最强.  相似文献   

16.
第11届全运会江苏省男子网球队夺冠的制胜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苏男子网球队获得了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男子团体首枚金牌,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成绩,这和江苏男子网球队具备的各个方面的制胜因素是密不可分的,江苏男子网球队夺冠制胜的因素主要包括:冬训因素;优化、创新训练系统因素;赛中工作因素。冬训因素主要包括:1)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积极备战;2)以“创新化”、“个性化”、“科学化”三大训练理念指导冬训;3)以赛带练,促使赛练脱节向新型赛练观转型;4)以复合型训练团队保障的科技备战。优化、创新训练系统因素包括:1)建立新型动态训练模式,促使训练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型;2)构建以运动员为核心的训练体系,完善选手个性化培养模式;3)突破传统周期训练模式,建立以小周期板块为主的新型训练模式;4)革新训练理念,促使执教方式由经验型向学术型转型;5)重视专项体能,促使训练体系由低效能向高效能转型。赛中工作主要包括:1)排“难”;2)除“紧”;3)控“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男排雅典奥运会资格赛成败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2004年雅典奥运会落选赛中国男排同其它7支球队比赛录像的全程观看和技术统计、比较与分析,找出中国男排的优势与不足,为中国男排今后的训练、比赛及发展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研究、录像观察、数据统计和比较等方法,并结合2000-2003年世界体操大赛情况以及规则的变化特点,对世界男子体操发展的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世界男子体操团体赛名次的争夺难度有所加大,各单项技术发展的要求也有了一定幅度的提高,从而使世界男子体操越来越趋向于单项技术的突出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37~40届世乒赛中国与瑞典男队15名优秀运动员发球、发球抢攻及发球后连续抢攻抢拉的成功率进行了统计,并对全队成功率及成功率最高的运动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这几项技、战术的发展趋势,找出了我国男子运动员存在的差距,为我国男子乒乓球队今后的训练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防守技战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拥有世界级中锋的中国男篮在2002年世锦赛仅获第12名,与世界强队在防守上的差距始终是我队的软肋.对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的6场比赛作了研究,并与2002年世锦赛的7场比赛做了比较.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在防守战术的数量及变化、防守第一阶段的效果、后场篮板球的控制等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在无干扰投篮、对方在限制区接球、联防和全场紧逼的质量等方面还存在极大的提升空间.为在北京奥运会取得更好成绩,作者提出了续聘外教、鼓励球员出国、吸纳外员、变封闭式训练为开放式训练、转变全国各级教练员的防守理念、改进防守技战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