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356篇
科学研究   206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5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314篇
  2010年   290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中学生数理化》2007,(5):25-25
帕普斯是公元前300年的一位希腊数学家.他证明了毕达哥拉斯定理的一个有趣变形:将毕达哥拉斯定理中论及的立于直角边和斜边上的正方形,变形为他自己定理中论及的立于直角边和斜边上的任意形状的平行四边形.  相似文献   
62.
<正>我们天天都会和阿拉伯数字打交道,一定对它们再熟悉不过了。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在我们生活的某一天,或许会出现一种罕见的数字现象:这一天的一个特殊时间读起来正好是从1开始的自然数的组合。数学家对这种非常罕见的巧合十分重视,将它称之为"顺序日"。2010年就有一个顺序日,出现在9月8日凌晨12点34分56.7秒,日期显示为12:34:56.7,08-09-10,读  相似文献   
63.
作为整体性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现代社会的各种弊病必然也会反映到教育领域之中。所以,我们应对此作出自觉的反思与有效的纠正。更为重要的是,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自觉地承担起这项社会责任,即通过数学教育培养年轻一代良好的思维习惯与科学素养,从而促进社会的整体性进步。一、欲速则不达追求快是现代中国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人们已经丧失了慢的能力,不会等待,更不会容忍。从这一角度去思考,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为什么会如此深入人心,补课文化提前教育为什么会如此盛行。几  相似文献   
64.
1982年,加拿大数学家M·S·Klamkin提出并证明了关于三角形边长的著名不等式:若△ABC的边长分别为a,b,c,  相似文献   
65.
希尔伯特在1900年巴黎数学家大会上提出的23个数学问题,已成为现当代数学家前进的航标灯,极大地推动了数学的发展.而这样一个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数学大师,在日常生活中却有着孩子气般的随性、迟钝、健忘和倔强,让人们在哑然失笑之余,领略到数学家不为人知的可爱一面.有一次,希尔伯特邀请朋友到家中聚会,眼看客人就要登门,他的夫人凯娣发现希尔伯特还系着旧领带,便催促说:大卫,你得赶快去换根领带.说着,她把丈夫推上了二楼.客人陆续登门后就是不见希尔伯特下楼来,夫人觉得很奇怪,便悄悄吩咐仆人去请他赶快下楼.  相似文献   
66.
以美启真 对数学美的追求历来是数学家们发现与创新的重要动力。首先,从数学发现与数学美的概念来看,这两者反映的都是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数学发现所揭示的是各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而数学美反映的则是数学知识之间的一种特殊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一种更加和谐、更加宜人的联系。  相似文献   
67.
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倘若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数学素材的揭示、教给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能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揭示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抽象概括过程,让学生较为深入地领悟数学的内涵(即数学  相似文献   
68.
直觉的背叛     
科学家认为,在现代信息社会里概率是生活的真正指南,这充分说明了概率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性.而事实上,在生活实际中,我们往往习惯于借助于直觉作出判断,尽管利用直觉有跳跃性的直达目标的优势,但可信程度相对会受到影响,有时利用直觉的判断根本就靠不住,甚至与实际情形大相径庭.用来说明直觉会导致错误的典型事例,应该是下  相似文献   
69.
2010年8月19日至27日,在印度南部城市海德拉巴举行了第26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年仅38岁的越南数学家吴宝珠(Ngo Bao Chau)荣获菲尔兹奖.本次获菲尔兹奖的共有四人,都是天才级的人物,他们分别为:林登施特劳斯(E.Lindenstrauss,以色列人,普林斯顿大学),获奖工作是遍历性理论中测度刚性方面  相似文献   
70.
激活结构·轻巧解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质上讲,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数学运算、公理常识等是数学家们对大量例子同类抽象出的模型结构,当把这些结构情景化、数量化后就又变成了一个又一个题目;解题就是激活问题隐含的各种结构,若能灵活的转化出题目的结构,引领出对应的思想方法,则可高屋建瓴地突破人为设置的思维障碍,轻松甚至巧妙的解决问题.看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