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31篇
科学研究   88篇
体育   32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7 毫秒
21.
22.
一二/头一回走进不丽于一认识了大豆和高粱,头一回走过弯弯羊肠道,看见了窑洞石头墙。啊,山中的泉水叮咚叮咚响,山中的小鸟嘀哩哩哩唱,山中的风儿噬哄哄哄吹,走在山里好清爽。头一回走进小山庄,认识了水车老磨房,头一回登上高高大山顶,看到了满坡牛和羊。啊,山里的庄  相似文献   
23.
伟奇 《今日科苑》2006,(4):50-50
张先生忽然得了腹泻,每天要往返厕所三四次,由于工作繁忙,他听朋友介绍,随意去药房买了黄连素、痢特灵等抗菌素药服用,病情反而加重了。后来到医院检查,才知道原本只是肠道易激综合征,由于乱服药把胃肠里的有益菌杀死了,反而导致久治不愈。  相似文献   
24.
铁元素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内的铁元毒含量甚微,总量只有3.0~4.5克。人体需要的铁主要来源于食物,每天饮食中含铁量约10~15毫克,其中1-2毫克的铁被肠道吸收,以维持体内铁平衡。  相似文献   
25.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病因及病机尚未明确的功能性胃肠病,目前缺乏特异性的治疗,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文章结合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献,从病因、病机、肠道菌群与肠易激综合征的关系及乌梅丸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现状等四个方面展开综述,为今后在临床中运用乌梅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提供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26.
肠易激综合征是以腹部不适或腹痛,伴有排便次数或大便性质改变为特征的常见肠道病,是易反复发作的一组多因素引起的异质性的功能性肠病。根据临床表现的特点,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等。因此,对不同的个体应遵循个体化原则进行分析。其发病的原因仍未完全明了,可能原因有:胃肠动力学障碍;内脏感知功能异常;精神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肠道感染或肠道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27.
大豆多肽作为生物活性肽的一种,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补充大豆多肽对提高运动员机体的免疫力具有显著的效果;是否对大负荷训练后肠道免疫抑制具有调节作用,将成为今后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28.
神经功能障碍是导致脑认知能力衰退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但其内在的诱导机制尚不清楚。随着学界对肠道微生物研究的深入,发现肠道微生物在许多机体疾病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而神经功能障碍亦不例外。肠神经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通路使得肠道微生物与神经功能建立了肠-脑轴间的联络,肠道微生态的变化可通过肠-脑轴间的联络而影响神经功能。研究发现,规律的运动可通过影响肠道微生态进而改善神经功能,抑制神经系统疾病,但其内在调节机制亦不明确,这可能与运动介导肠道微生物多样性、肠道免疫、肠道内分泌、肠道代谢以及运动改善肠-脑间神经联系和神经发生等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29.
《金秋科苑》2012,(17):123-124
高温、高热、高湿,是夏季气候的主要特点。高温潮湿的气候、蚊虫肆虐的环境,加上人的饮食量和睡眠时间都比其他季节少,人体的水分也比其他季节失去得多,抗病能力减弱,此时极易发牛肠道传染病。  相似文献   
30.
文中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鸭绿江茴鱼肠道粘膜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前肠皱褶是沿着肠管方向呈波浪状,中肠则表现为锯齿状,后肠的皱褶则呈现为无序的瘤状;中、后肠微绒毛多且呈明显的簇状;杯状细胞从前肠到后肠数量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