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9篇
教育   207篇
科学研究   63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13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东北地区10余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传统体育具有竞技性、生产性和娱乐性等特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传统体育项目仍是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健身、娱乐和促进生产的有效手段。充分利用这一财富,对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已经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任务提到实践日程,为此必须努力造就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关系。加大环渤海与图们江地区开发力度,以市场经济先导区拉动“大大连”建设,注重在内部与外部的结合上培育出中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的成长因素和良好氛围,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进程,使之成长为东北亚区域的新兴工业基地、现代装备基地、科技产业基地、生态农业基地和农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现状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和调整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影响;提出了为满足新形势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必须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以及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入声的消变是汉语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语音变化现象。研究汉语古入声在现代汉语不同方言中的变化,无论是对研究汉语语音的历史还是对研究汉语方言的现状都具有重要意义。方言的地域性差异,常常是语言发展历史的投影,尤其是过渡地区的方言,许多语言现象或是产生或是消失,我们可以从这些方言共时分布的对比中看到语言发展和变化的脉络。江苏东北部的连云港市及其所辖赣榆、东海、海州、灌云等县(区),是江淮官话、中原官话和胶辽官话三种方言的交界地区,也是古入声从保留到消失的过渡地带。在这个地区,入声的变化类型、方式和走向复杂多样。从调类变化的角度,该地区可分为"北部方言"、"南部方言"、"边界方言"三种类型,此外还有两种情况需要单独讨论。从调值变化的角度,该地区可分为A/B/C/D四种类型。其中B类C类地区(包括D类)的短调和长调以及C类地区阴平、上声和入声的区别等问题需要着重讨论,并辅以语音实验的结果,说明调值现状的复杂性。此外,该地区入声韵类的归并和入声字的舒化及又读也值得重视和讨论。入声调类、调值、韵母三种变化相互关联,构成该地区入声变化的多样性特点。  相似文献   
5.
唐政敏 《兰台世界》2020,(3):115-117
东北交通大学成立于1926年,是锦州地区历史上可追溯的第一所大学,也是东北地区的第一所国立大学。东北交通大学以"造就交通管理专门人才"为宗旨,其创办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科学发掘和合理保护利用东北交通大学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史料传承价值和现代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6.
契丹与奚在唐代被称为两蕃,两蕃对于辽西地区的历史文明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两者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族源、驻牧范围、生业方式、文化习俗、民族关系,尤其在族源认同上及其与中原王朝及周边民族政权的关系中,两者具有共同的族源记忆和文化认同。故本文将两蕃界定为一个文化共同体,从考古学文化的角度,对两蕃的遗存进行考察与研究,并对唐代两蕃的驻牧范围、墓葬分期与分区、早期墓葬制度、文化交流及其生业方式与生态环境变迁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现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水平的高度耦合协调,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为例,对其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和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分析,得到如下结论:①通过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和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数的测算得知,并没有城市处于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水平同步型的发展阶段,而是全部位于滞后型或超前型的状态,且滞后型成为主流趋势,城市数量也呈现递增的态势;②东北三省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之间的耦合程度总体较高,以中高度耦合为主;在区域内部,辽宁省内中高度耦合的城市比例明显高于吉林和黑龙江;③通过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和城市化的协调度分析得知,协调程度相对较高的城市沿哈-大交通经济带呈带状分布;协调程度呈现出明显的“中心-外围”空间递减分布趋势,即越靠近中心城市协调度越高、越远离中心城市协调度越低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来源数据库1994年至2012止679篇学术期刊的记载,检索出作者单位为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所有期刊,从发文量、被引量、研究层次、发文作者几个维度进行查阅和统计,阐释学术期刊沿革过程与体育学院学科体系成长相依共存的规律,对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科建设及学术研究的变革走向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构建了东北三省农林高校体育课程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东北三省农林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实际情况进行了评价分析,旨在为东北三省农林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地幔成分与其上覆地壳年龄存在相关关系,年龄越老,地幔越亏损玄武质组分.本文对产于东北和华北地区的尖晶石相橄榄岩包体的成分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东北地区橄榄岩包体比华北地区包体更亏损玄武质组分.这说明东北岩石圈地幔比华北上地幔更难熔,但其上覆地壳年龄却远小于华北地区地壳的年龄.这种地壳年龄和地幔组分之间的解耦暗示东北和华北地区的岩石圈地幔形成之后发生了大规模的改造.华北地区的壳幔解耦与中生代岩石圈减薄和增生有关,而东北地区的壳幔解耦则是该区地壳的多期改造和中生代岩石圈减薄和增生等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两地区地幔成分的差异显然与部分熔融程度的不同有关,但影响部分熔融程度的因素很多,目前尚不能确定.包体的平衡温度统计和地温线对比显示东北岩石圈的地温梯度低于华北的地温梯度,可能是东北地区岩石圈减薄的时间要早于华北地区,或者华北岩石圈减薄程度可能大于东北地区的结果,因此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存在时空不均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