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18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53篇
教育   7390篇
科学研究   601篇
各国文化   22篇
体育   635篇
综合类   647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6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373篇
  2013年   407篇
  2012年   529篇
  2011年   629篇
  2010年   607篇
  2009年   609篇
  2008年   906篇
  2007年   1326篇
  2006年   1315篇
  2005年   866篇
  2004年   555篇
  2003年   500篇
  2002年   268篇
  2001年   210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对社会转型期企业体育与企业文化基本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逻辑分析和献资料法,对社会转型期的企业体育、企业化的形成及发展条件,社会功能进行了阐述。说明社会转型期的经济发展为企业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企业体育的形成又对员工的身心健康、企业的生产、企业的凝聚力,企业形象的塑造和良好的企业化氛围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2.
体育是人类社会产生以来渗透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 ,是社会生活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概括起来 ,体育有健身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军事功能、经济功能和政治功能。  相似文献   
3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全民健身体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党的十六大深刻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明确提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学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这里所强调的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构建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和标志,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和必然要求。全民健身将在小康社会中起什么作用以及怎样促进小康社会中全民健身的发展,这将是摆在我们体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认识的问题。为此,本刊特地组织我院部分专家学者对上述问题进行笔谈。  相似文献   
34.
对我国高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阐述了高校体育资源和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的概念 ,分析了高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的可行性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高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的对策。  相似文献   
35.
射自原始社会由于生存的需要产生以后,不断地得以进化,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又有了长足的进步,而这种进步是伴随着贵族娱乐、礼仪需要、学校教育、军事操练而进一步发展的,并与当时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发展对后人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相似文献   
36.
浅析商誉权     
商誉权作为商誉主体的一项重要民事权利,它属于知识产权。商誉权作为知识产权,具有客体非物质性的本质特征。制定《民法典》时,应在知识产权章节中,增加商誉权保护的内容。  相似文献   
37.
从结构上来看,《示范法》共分为8章36条。从特征上来看,主要阐述《示范法》的8个特征。  相似文献   
38.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艺术体育”在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进行研究。调查了“艺术体育”在我国城镇居民中开展的现状 ,参加者活动的场所、活动的动机、心率指标等。对“艺术体育”的内涵及其在我国发展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阐述。“艺术体育”在我国小康社会中对增进人民健康 ,提高劳动生产力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它与我国目前小康社会中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9.
家庭、社会与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是互为条件的。家庭的结构和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呈现不同的特征。社会结构格局的不同也引起了道德观念的差异。现在我国正在经历具有伟大而深远历史意义的社会大转变。人口大流动。家庭大动荡,成亿的农民转入城镇工作、生活与定居,家庭成员长期分离,空巢老人、空巢孩子等现象显示出的家庭问题、社会问题都急待解决。实现和谐,既是源远流长的社会理想,也是我们面对现实的理智选择。要达到和谐,就要既能宽厚地容许多样化,又要努力地进行平衡与协调,从而实现各种合理的、优秀的因素都能共存、共荣,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如果我们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在家庭中,都能积极地坚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也就能够做到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实现安定有序,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40.
大地湾遗址是我国仰韶文化时期一处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的聚落遗址。根据其一、二期文化遗存中出土的工具、房屋、墓葬等分析 ,这里是黄河上游地区一个以农业为主 ,兼营渔猎、采集、家畜饲养、制陶、纺织等手工业的重要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