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124篇
科学研究   37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8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296篇
  2006年   276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文学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符号的转换艺术,也是两种文化的转换艺术。文章从文学翻译的基本特性,地域文化差异、思维模式文化差异、习俗文化差异、历史文化差异等方面来论述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  相似文献   
82.
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但他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仍能保持积极乐观的进取精神,尤其是首度被贬黄州,虽然曾痛苦彷徨,但他却凭自己的精神力量,调整了生活态度,身心上得到了自我解脱。苏东坡每到一地,不仅能接受现实,随遇而安,而且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他内心自我调适之道,至今还值得我们学习研究;他的人格精神和文学成就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83.
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写作在70年的时间里已完成了80部之多,《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无可推卸地成为了文学史编撰的先导与模本,既是对前一段历史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期望。该书在强调时效性的同时兼容了"人本"、"激情"等学科化特色;确立了文学史的体制化和话语权威;提供了新时期之后文学重评的标准;也留给我们一些文学史写作所面临的当下时势与学术主流之间的困惑与挑战。  相似文献   
84.
作为20世纪后半期华语学界最为重要的古典文学阐释架构之一,海外及港台"中国抒情传统"研究,不仅致力于比较诗学论域中"抒情美学"的理论建构,同时也倾力于开拓抒情传统之文学史书写及重构的话语空间。其中,围绕着高友工的美典理论,其普林斯顿的追随者(孙康宜、林顺夫)构筑出抒情传统视野下的中国文学史叙事,为五言诗、律诗、词体等文类的演进及亲缘关系提供了独到而深入的解说,描绘出自汉末至宋末的一段抒情文学的风云传奇。  相似文献   
85.
论文站在完整搜集、阅读高晓声一生作品的前提下,重新清理及解读高晓声1985年以后小说中的视野、主题及创作困境等问题,期望能成为今日再参照、辨证的资源。涉及的面向包括:农村与经济现代化转型问题及其新保守态度、"文革"历史清理的政治困境与寓言困境、归来知识分子的生活危机与自我安顿的矛盾,以及中美现代化参照、反省与思考的定型。  相似文献   
86.
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论争是"关系主义"的出场语境。南帆的"关系主义"是一种阐释策略,是文学理论应对日益复杂化的中国经验与文化问题的一种论述策略。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学研究的方法论,而且还是一种知识立场,是一种"广谱的批判"。阐释者本身也是关系网络之一部分,置身于"结构"之中。在文学研究领域,"关系主义"迄今还属于一种少数话语,但在其它领域,它并不缺少同道。  相似文献   
87.
文学景观是指那些与文学密切相关的景观,比普通的景观多一层文学色彩,多一份文学内涵。一个景观之所以能够成为文化景观,除了它的自然属性,还有人文属性;一个文化景观之所以能够成为文学景观,在于除了它的人文属性,还有文学属性。文学景观就其源头来讲,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虚拟性文学景观,一种是实体性文学景观。文学景观不仅具有丰厚的经济价值,而且饱含丰厚的思想内涵,人们游览文学景观所得到的人生感悟,比读那些枯燥的历史著作来得更真实、更丰富、更深刻。  相似文献   
88.
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一种交际方式。古特提出的关联翻译理论对翻译过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关联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过程,是认知原文主要部分的过程,是能够为译文读者提供最佳语境的过程,也是能将原文的明示和暗示意图忠诚的给予译文读者的过程。  相似文献   
89.
范著的形成,基于对二元对抗思维和“斗争史观”的摈弃以及多元共生文学史观的建构。让原始资料说话是它的又一特色,在这方面还有许多工作可做,例如相关报章的通检以及促成专业资料库的建立等等。它还启示我们,应该关注不同文学流派之间的联结点,这是它们所以能够共生的基础。范著的体制则贯穿着通俗丈学的“动力机制”功能及其运作过程,展示了文化市场对多元共生景观的布局、平衡和稳定所起的关键作用,既是对通俗文化特性的准确把握,也提供了值得重视和借鉴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90.
采用文学批评视角观照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定位进行了新的界定。从研究文学批评阅读法的特点入手,探讨教学改革新思路,同时着重就如何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