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01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32篇
教育   5128篇
科学研究   65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063篇
综合类   71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444篇
  2013年   450篇
  2012年   571篇
  2011年   584篇
  2010年   488篇
  2009年   433篇
  2008年   492篇
  2007年   580篇
  2006年   598篇
  2005年   507篇
  2004年   490篇
  2003年   399篇
  2002年   378篇
  2001年   294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对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国内外已有的有关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研究成果进行概述,阐述了心理训练与体能、技战术训练的关系;心理训练的种类;心理训练的原则和方法;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并指出未来研究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2.
本课程依托中国航海博物馆“世界航海五百年”特展,重点诠释高中历史课程中“全球航路的开辟”这一课的相关内容。在教学理念与方法上,本课程将团体心理游戏和情境教学法相结合,通过博物馆展品这类独特的实物史料,带领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培养高中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并学会使用联系的观点看待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
当前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都程度不同地形成了对图书馆职业精神的反省和拷问,并围绕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核心能力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基于心理契约的忠诚管理关注的是人的心理因素,强调的是人的内心的和谐,实施有效的忠诚管理对构建图书馆职业精神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4.
本文从影响用户接受和使用政府门户网站的因素出发,认为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是影响用户接受和使用政府门户网站的决定性因素,认为要达到满足用户需求的目的,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必须遵循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原则。最后,从功能定位方面探讨了网站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5.
阅读疗法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介绍了阅读疗法,论述了阅读疗法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实施阅读疗法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96.
文章以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为基本依据,提出公众信息需求的形成模型,进而对信息需求满足的模式进行了描述。最后,文章以新浪网的信息服务战略和特点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97.
新时期中年女性馆员的心理困惑与调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时期中年女性馆员是影响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群体。步入中年,她们面临着各种压力与挑战,不免会产生困扰,这些困扰又构成中年女性馆员进步的障碍。本文浅析了她们的心理困惑,指出管理者应如何帮助她们面对生活的挑战,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  相似文献   
98.
在德育中渗透心理教育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多年来一直引人关注,近年来学校德育出现了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而心理教育又与德育相脱离。通过对二在内容、目标和方法等方面的分析,发挥心理教育对德育的积极作用,将二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达到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99.
宿舍是高职学生中一种较为特殊的形式,这样一个群体具有"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两重性。根据这一群体的特点,运用积极心理教育来开展和谐宿舍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00.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co-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of autonomy, competence and relatedness need satisfactions at school and their relations to mental health and academic functioning in Chines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n accelerated longitudinal design was used with a sample of three cohorts (grade 3, grade 4, and grade 5) (N = 1070, 45.8% female; Mage = 9.44, SD = 0.97) on four occasions at 6-month intervals. Parallel process latent class growth models revealed five heterogeneous patterns (i.e., Congruent-moderate; Congruent-high; Congruent-low; Congruent-decreasing; Low-autonomy, High-competence and relatedness), all of which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ime-varying mental health and academic functioning indicators. Th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subgroup differences and possible cultural considerations in understanding the progression of psychological need satisfactions and the need for universal screening and dynamic monitoring of students’ psychological need satisfactions at school and implementing more sophisticated interventions tailored to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levant subgroups to promote optimal mental health and lear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