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679篇
科学研究   4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20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4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陶毅  鞠秋月 《新闻传播》2006,(12):67-67
近十年来,我国各级电视台已发展到2000多家,电视传媒从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因此,提高节目亲和力、锁住观众、提高收视率成了电视台的生存之本,尊重人、贴近人、关爱人成了一个新的办台理念。在这方面,中央电视台的向人性化迈进的步伐最为迅速、直接。  相似文献   
22.
地方党报在坚持党性原则和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改进新闻宣传工作,力求坚持正确导向与增强可读性的和谐统一,使报纸贴近生活,更具亲和力,从而在新闻媒体市场的竞争力,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为此,笔者认为,根据新闻立报的原则,党报工作者有要必在新闻版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3.
唐永忠 《新闻窗》2006,(4):22-22
如何把经济报道写好、写活,使经济新闻更具可读性和亲和力?许多成功的新闻实践表明,让经济报道形象化表现,把理性的东西感性化,用形象语言包装,从生活的角度来着眼、来入手,用“贴近性”代替“指导性”,用“新鲜性”代替“理论性”,加强经济报道的生活气息和现场真实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4.
2006年4月8日《,开心辞典》“魅力新搭档”主持人选拔活动经过几个月的海选、初选、复赛和晋级赛终于落下帷幕,诸多选手经过层层拼杀,最终诞生了耀眼的三强。与以往诸多大赛、评比不同的是,此次“魅力新搭档”的选拔取消了传统的评委打分模式,比赛的后半程完全由在场的观众投票  相似文献   
25.
许小华 《新闻世界》2004,(12):56-56
一份党刊.无论其政治影响有多大.都要面对广大读,必须为读提供权威的、丰富的、高质量的信息,才能真正得到读的认町.才会真正拥有读。一份成功的党刊,绝不能仅仅只看其订阅数量的多少.还必须看其真正自费订阅的比例,看阅读和使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26.
报纸理所当然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办成只懂迎合部分读者兴趣口味的街头小报。作为党的喉舌,它的主流还是宣传党的政策方针、政府的决策部署,显出其应有的大气,即“高瞻远瞩”的大局意识。  相似文献   
27.
典型人物宣传,是中国媒体新闻报道百花园里一支绚丽的奇葩,耀眼夺目。而回望群星灿烂的典型人物星空,我们发现其生命力最长久和影响最深刻的,却都是那些具有很强的亲和力的典型人物。所谓亲和力,原是化学术语.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化合物时相互作用的力.后被引进新闻学领域。典型人物的亲和力,是指典型人物与受众之间融合、互通的吸引力,反映二心理相近的关系。  相似文献   
28.
刘磊 《河北广播》2005,(2):77-78
营造一种“人性化”的舆论环境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让新闻报道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以一种更亲切、更容易被接受的面目出现在受众面前是新闻工作者应该追求的目标。在采访和写作的过程中,着重考虑受众的感受,以受众的需要确定写作风格和思路,才能让新闻更加生活化,更有人情味儿。  相似文献   
29.
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有一句名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规律。”为什么“都容易”?因为滥用权力的负效应与人性的恶性负效应具有天然的亲和力。一旦它们碰上良机杂交后.作为有权者的私欲.很快就会像掺人“酵母”似地恶性膨胀开来,进而必然形成腐败的逻辑:权力负效应 执政者私欲 私欲“发酵”=贪官。于是便出现腐败的逻辑循环:“抗拒监督的权力必然腐败.腐败的权力必然抗拒监督。”  相似文献   
30.
每一个从事新闻工作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同样一件新闻,十个人写就会有十篇不同的报道,给人不同的感受。这里并不是说事件不同,而是记者写作时的体裁、写法上的不同。一篇好的新闻报道,呈现给人的应该是身临其境的感觉(尤其是通讯),让人们随着事件的脉络跌宕起伏,走入其中。像一篇精彩的小说,吸引人不停地看下去,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