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3篇
科学研究   21篇
综合类   19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任何时期文学现象的出现及其文学内涵的演义,都离不开所处时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大环境的变化和支撑。小说作为一种叙事的艺术,是反映和阐释生活大环境的一种方式,它不能不提及人世间十分重要且人人向往的爱情主题。如果以"爱情"为主题,分析明清和李朝时期的小说中有关婚恋的态度观,进而剖析两国民众在民族感情等方面的异同所在,则有利于揭示两国其特定的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62.
采用苏红编制的大学生婚恋观问卷,对304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婚恋观的特点及其差异进行测量。研究结果发现,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婚恋观的性爱抉择维度上、恋爱动机维度上以及婚姻自主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性爱抉择维度和婚姻角色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恋爱状态差异;在性爱抉择维度和婚姻忠诚维度上,本科生和研究生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性别、恋爱状态等因素影响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婚恋观;相比男生,女生在性爱抉择上更保守,恋爱动机更清晰,但婚姻自主度较低;相比曾经恋爱过的群体,正在恋爱的群体在性爱抉择上更传统,在婚姻角色上更加开放;相比研究生,本科生在性爱抉择上更保守,对婚姻的认识上也更忠诚。  相似文献   
63.
在当今社会,高校教育已经把当代大学生婚恋教育作为了一个重点教育内容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品德健康教育随着大学生能力自身特点在变化,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综合指导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基于大学生自身,采取措施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和对待神圣的爱情和婚姻,从而达到教育大学生谨慎对待婚恋,遵守感情的道德规范,营造健康的心理,正确树立恋爱婚姻观。  相似文献   
64.
本文以江苏理工学院在校女大学生为例,从婚恋态度、择偶要求和家庭分工三方面调查分析女大学生婚恋观的新特点,为当代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65.
通过阐述我国婚恋观从古到今的发展过程,剖析了婚恋观发生转变的成因,针对当代90后大学生呈现的婚恋价值观现状,对我国目前大学生婚恋教育与美国教育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我国"90后"大学生婚恋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66.
汪静 《新闻世界》2013,(6):230-231
《妇女杂志》是民国时期创办的重要的女性杂志。杂志前期文章表现出了婚姻自由、夫妻平等、恋爱自由、社交自由、独身主义等婚恋观。这种婚恋观的形成主要是与编辑理念及社会思潮和历史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67.
张瑜 《科教文汇》2008,(2):47-47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婚恋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文章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提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建立自信,同时使他们理解爱情的真正涵义,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68.
论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婚恋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文章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提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建立自信,同时使他们理解爱情的真正涵义,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69.
70.
《滨州学院学报》2020,(5):73-78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谐稳定才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大学生是家庭建设的重要力量,但是目前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家庭意识匮乏问题,高校对青年学子家庭意识培育也缺乏应有的重视。作为党和政府培育青年的主阵地,高校对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更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工作的重要论述,切实加强高校大学生家庭意识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