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95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马海艳 《宁夏教育》2012,(11):58-59
现代教育论和课程论认为,构成教育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课程教材、教学组织和现代技术。“魔灯”教学平台管理系统是在当前教育形式下应运而生的有效教学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32.
主体教育论认为:"教师只有在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才能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使课堂处于高效有序中."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力下,笔者认为营构和推行"双主式"课堂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3.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人类的使命在于自强不息地追求完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他的《教育论》中也提出了“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思想。的确如此,教育与人息息相关,教育指向人、为了人、提升人,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没有完美的个人,但可以有追求完美的教育。所谓完美教育,就是不断追求、不断超越、全心全意为学生的发展而提供细致服务的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34.
<正>近日,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读到这么一首小诗:"所贵乎教者,自力之锻炼,诱导与启发,讲义并示范,其道固多端,终的乃一贯,譬引儿学步,独行所切盼。"这是1977年叶圣陶先生应《人民教育》编辑部之邀提笔撰写的一首诗,诗中以"引儿学步"喻语文教育,形象而贴切,通俗而深刻。"引儿学步"生动地体现了叶老的语文教育思想,反复体味"引儿学步"的深刻内涵,我们会从中获得很多启示。一、让儿"独行",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35.
美辞教育论的提出和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6.
37.
社会性道德教育论和主体性道德教育论在揭示道德教育本质问题时都割裂了社会性和主体性的关系,要么强调社会性而忽视甚至排斥主体性,要么相反,都将其强调的方面视为道德教育的本质.实质上,社会性和主体性是道德教育本质的两个方面,不体现社会性或不体现主体性的道德教育都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必须超越主体性本质观点和社会性本质观点的狭隘理解,站在更高的角度、以更广阔的视野去理解和把握道德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38.
《大学之道——刘献君教育论丛》(以下简称《大学之道》),汇集了作者刘献君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三十余年的代表性研究成果。这三十年间,刘献君教授大体上每十年侧重于一个主题,主要在中国教育研究的三个领域影响突显:第一个十年开展大学德育研究;第二个十年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研究;第三个十年开辟和发展中国院校研究。  相似文献   
39.
关于教育的理论与做法,浩若烟海。面对这样的知识海洋,研究者可以采取点面结合的办法米学习,“从一滴水里看大海”。具体地说,先从浩瀚的教育书卷中选取几种最著名、最基本的理论来渎一读,这些理论要具有涵盖性,即至少包括学习论、教学论、课程论和大教育论等多个方面,这些理论也要具有代表性,如关于学习理论,我们可以了解这样一些理论:早期刺激——反应学习理论、格思里邻近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等等。然后在全面铺垫的基础上确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点”,如我先后确立了“汉语文的特点与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40.
一、教育科研论文的本质、特性及研究过程 教育科研成果的精髓是研究得出的结论或观点。教育科研论文的本质在于准确地陈述教育科研成果,通过严密而完备的论证,使他人认识和认可研究得出的结论或观点。为了使成果即观点的价值便于正确地理解和准确地评价,论文必须具有一些基本特性。首先,一篇论文只能有一个中心观点(论点),其从属观点和所有的论据材料都是为中心观点服务的。其次,教育论文具有创造性、科学性、理论性、学术性等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