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2349篇
科学研究   209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39篇
综合类   61篇
文化理论   33篇
信息传播   46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408篇
  2010年   274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389篇
  2007年   271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晨明 《传媒》2004,(12):20-21
2004年8月4日是TOM的大日子,在这一天TOM集团从香港创业板转往主板,成功完成转板之旅.这一天也是王兟事业上的大日子,这个TOM的CEO一向很低调,这次他又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我觉得什么事情只要自己认为做得对,就不用太关注别人的议论."这是王兟自信的断语.  相似文献   
32.
《天门日报》以下岗职工再就业为主题的系列报道《天门不相信眼泪》,在当地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这是地方党报以人为本,策划焦点新闻,在“三贴近”上做文章所进行的一次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33.
对话姚明     
作为一名成功的篮球运动员,姚明已经成为无数中国青少年心中的偶像,同时也是中国人的骄傲。但作为焦点人物的他,也难免会受到一些人这样或那样的误解——什么为了挣钱,不顾祖国荣誉……  相似文献   
34.
作为专业性较强的法治类媒体,应该自觉围绕国家法治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决策、中心工作,紧扣政法领域重大部署、重要决定、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通过抓住法治新闻中的典型工作、典型事件、典型人物,深度挖掘其中具有时代主题的"看点"和时代价值的"亮点",回应广大读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5.
在高三的一次课上,笔者先点评了作业中的一道题,该题是2010年江苏省高考第18题. 题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如图1,已知椭圆等x^2/9+y^2/5=l的左、右顶点为A、B,右焦点为F.设过点T(t,m)的直线TA、TB与椭圆分别交于点M(xl,y1)、N(x2,v2),其中m〉0,yl〉0,y2〈0.(1)设动点P满足PF^2-PB^2=4,求点P的轨迹;(2)设x1=2,x2=1/3,求点T的坐标;(3)设t=9,求证:直线MN必过X轴上的一定点(其坐标与m无关).  相似文献   
36.
本周回顾港股本周探底反弹收高,至周五收市,恒指升1.72%,收报23408.86点;国企指数升4.72%,收报12849.77点。水泥股受资金追捧,大幅走高,因市场预期千万套保障房建设将会直接刺激水泥需求增加;加之内地大力投资水利基建和铁路基建,以及此前建材下乡对水泥的需求的增加等因素憧憬,安徽海螺水泥股份  相似文献   
37.
题目 (2014年四川高考题)已知F为抛物线y2=x的焦点,点A、B在该抛物线上且位于。轴的两侧,OA·OB=2(其中0为坐标原点),则ΔABO与ΔAFO面积之和的最小值是( )  相似文献   
38.
一、定义法 例1如图1,M是以A、B为焦点的双曲线x2-y2=2右支上任一点。若点M到点C(3,1)与点B的距离之和为s,则S的取值范围是( )  相似文献   
39.
一个句子的焦点是句子语义的重心所在。疑问词是疑问句的语义重心,因而疑问句的焦点就是疑问词。本文以焦点和突显观为理论依据,考察了英汉多个疑问词在特指问句中的句法位置,揭示出在特指问句中英语多个wh-词移位和汉语多个疑问词原位的原因。英语特指问句中多个wh-词必须有一个移至句首,这是其自身显性的焦点性和突显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40.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对学生作一次性的"讲深讲透",却很少想到这种讲法却常常不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思考。在教学中如果能诱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采用探索的方式去认识、理解和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容,领悟创新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