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1636篇
科学研究   84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43篇
综合类   79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1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魏源是我国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批先进人物,他一生硕果累累。在哲学、文学、地理和方志很多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身为湘西人,魏源与现代意义上的湘西有着不解之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魏源是现代意义上的湘西人;他的《圣武记》卷七对现代意义上湘西的乾嘉苗民起义进行了具体的载述,为清中叶划分提供了充分的史料依据;审定刊校了道光本的《凤凰厅志》。  相似文献   
62.
文章以化学发展史为背景,讨论了化学学科发展观的沿袭与变革,提出了适应现代化学发展的新学科发展观———泛化学学科发展观,并探讨了泛化学学科发展观的内涵和外延及其与传统学科发展观的关系。  相似文献   
6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新方案中的基础性课程之一。要让《中国近代史纲要》成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必须创新教学方法,紧跟时代,以例论理,以情融教,提升教学感染力。  相似文献   
64.
《清代戏曲发展史》第三章《晚清异军突起》从观点到结构、从语言到材料,与《近代传奇杂剧史论》太多相似,本文据实直陈,并对这种严重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提出批评。  相似文献   
65.
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设置一些教学小高潮来激起学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集中学生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掀起小高潮的途径和方法,一是从教学内容,包括导入新课、结束新课、重点与难点以及插入乡土史等方面去设计;二是从教学手段,包括课堂语言手段和直观性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去设置。  相似文献   
66.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的“乡土化”即:加大地域乡土作家的份量,以其亲近性激发学生的兴趣;突出地域性因素,以其差异性深化对作家作品的理解;从地域文化角度剖析作家作品,拓宽研读文学的视野。而“立体化”即是强调“博物馆意识”、“大文学史意识”,由单向思维转向多向思维,由单一讲述变为讲述与图像、音像、实物、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多样形式。  相似文献   
67.
一、努力创建优美、健康、文明的文化氛围 创建润物无声的环境文化:假山耸立、凉亭美观,布局合理、错落有致,花草繁茂、绿树成荫,校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美化心灵、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美的情感;创建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68.
文学作品往往都是作者根据时代风气和读者的需要来进行创作的产物,运用得当,可以充当我们研究历史的宝贵材料。民国时期报刊文学中的"苏州评弹"主题,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性别叙事"的传统,又成功跨越了文学"虚构"与历史"真实"之间的鸿沟,均体现了小说作者对于当时"苏州评弹"的想象和认知。借助新文化史的相关理论,可以展现更多民国时期苏州评弹的侧面以及探询所隶属的文化脉络。  相似文献   
69.
明代温州知府何文渊是一位能臣、清官,但在温州民间传说中却被丑化为一个心胸狭隘、凶狠毒辣的封建官吏。历史与传说之间呈现出一道扑朔迷离的鸿沟。通过大传统与小传统的互动关系,运用族群认同以及历史记忆等相关理论,解读何文渊传说,探讨历史与传说的关系。研究表明:何文渊传说是明清以降温州人族群认同的形象表述,是温州民众对当地历史的集体记忆。中国传统社会里知识精英和普通民众之间的思想互动,使中国文化具有历史与民俗传统交融的特质。  相似文献   
70.
《明史·七卿年表》详细记载了洪武十三年以后吏部尚书任、去职的年月始末与结局,所载吏部尚书几乎臻于完备。综合可考的史料,尽可能准确、详备地对洪武元年至洪武十二年的吏部尚书进行一番梳理后补订的此十二年间的明代吏部尚书表是对《明史·七卿年表》的补充与完善。对几种吏部尚书表进行必要的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在明代二百多年的历史之中,吏部尚书的任期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的特点;明代吏部尚书由于受到皇权、阁权和宦权的挤压,导致在整个中央体制中的影响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