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3篇
教育   625篇
科学研究   15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6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Endothelializ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vascular remodeling, as well as for the success of implanted vascular grafts/stent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reatment. However, desirable endothelialization on synthetic biomaterials remains greatly challenging owing to extreme difficulty in offering dynamic guidance on endothelial cell (EC) functions resembling the native extracellular matrix-mediated effects. Here, we demonstrate a bilayer platform with near-infrared-triggered transformable topographies, which can alter the geometries and functions of human ECs by tunable topographical cues in a remote-controlled manner, yet cause no damage to the cell viability. The migration and the adhesion/spreading of human ECs are respectively promoted by the temporary anisotropic and permanent isotropic topographies of the platform in turn, which appropriately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tage-specific EC manipulation for endothelialization. In addition to the potential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generation of vascular grafts/stents enabling rapid endothelialization, this stage-specific cell-manipulation platform also holds promise in various biomedical fields, since the needs for stepwise control over different cell functions are common in wound healing and various tissue-regeneration processes.  相似文献   
42.
Much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in recent years to the moral status of commercial spam. Less attention has been focused on newer, non-commercial varieties of spam, such as spam from political parties, community sector organizations and governments. This article makes a start on evaluating the moral status of these non-commercial varieties of spam, drawing on arguments used to evaluate commercial spam.  相似文献   
43.
在开放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单单只是学生的人生导师、知识的传授者、社会服务者和研究者,在一定制度和环境支持下还应该是校内外课堂的"导演"和"编剧",高职英语教学需要借鉴西方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找准自己的角色,进一步深化英语教学改革,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努力适应现代高职教育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44.
讨论以发动机最佳燃油经济性或电动机最佳效率为控制目标的动力转换控制策略,以油门踏板位置及蓄电池SOC状态为输入变量,设计了混合动力汽车动力转换模糊控制器,建立了整车控制仿真模型。文中阐述了由电机切换到发动机工作时发动机的起动、调速控制,以及离合器快速平稳地结合的过程。仿真结果表明:对转换车速的门限值控制模糊化能够使转换车速更加符合驾驶员对动力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45.
现代科学博物馆与传统珍品收藏所的根本区别之一,即“藏品转化为展品”。对于科学博物馆来说,其展览品质和功能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藏品转化为展品的深度和质量。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笔者提出“图文转化”“多媒体转化”“机械与机电互动转化”和“叙事场景转化”四种藏品向展品的转化模式,旨在充分激活藏品功能,挖掘出其中的信息内涵并呈现给观众,最终实现展品展陈及博物馆教育的多重价值。  相似文献   
46.
在当前的高职英语生源中存在着大部分是英语学困生,本文认真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在其心理,情感,学习方法上提出一些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47.
梁艺勇 《大众科技》2014,(9):155-156
主要介绍了JJ1系列自耦减压起动控制柜和DJ1-A或E型的电流时间转换装置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8.
为降低海河集散运输的总运输成本,根据对三程运输、江海直达运输和减载运输特点的评价,研究干散货海河集散的优化问题.在成本最低基础上,考虑运量变化对干散货海河集散的影响.从大型制造企业和船运公司的角度构建一个运量变化的干散货海河集散模型.以铁矿石内河运输为例,将鲁棒优化模型与普通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虽然鲁棒优化模型使得成本小幅度提高,但可以有效地控制运量变化对运输网络的影响,使得优化后的模型能够处理有一定变化幅度的运量.  相似文献   
49.
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改革是十分必要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各种教学模式下比较成功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要转变旧有教育模式下教师角色,以适应这种转变。  相似文献   
50.
本文针对困惑制冷与空调工程中的能耗、污染和噪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冷却循环技术——利用地热能制冷。文中分析了“地热制冷”的理论依据,提供了大量实测试验数据和地下冷却池的设计方法,得出了地热制冷能在各种复杂工况条件下长期、高效和安全运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