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1212篇
科学研究   4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4篇
综合类   87篇
信息传播   3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马克思哲学是革命的、实践的哲学。它以西方传统哲学追求人的真、善、美为宗旨,包含丰富的人学思想。人是马克思哲学的中心话题和核心内容,人学是贯穿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32.
人性假设与高等教育管理理论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回顾历史上曾有过的各种人性假设,探究其与高等教育管理理论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把握理论演化的轨迹具有重大的意义。选取历史上几个有代表性的人性假设与高等教育管理理论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各种管理理论背后所隐藏的人性基础。  相似文献   
33.
儿童文学中的理性关怀和人文关怀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但在儿童文学的发展过程中,这两种关怀严重失衡。儿童文学对理性的张扬,使作品充满了说教色彩,导致了儿童文学中人文精神的极度萎缩,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带来文学观念的大变革,儿童文学创作也在反思中前进,一改过去单一、枯燥的说教面孔,在不违背理性教育的同时,给儿童以更多人文精神上的关怀。  相似文献   
34.
经济全球化对教育的消极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入WTO标志我国加入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全球化对教育的影响有积极方面,也要看到消极方面:按照经济全球化的逻辑安排教育,可能有违民主政治的原则;要求教育服务于国家竞争力,可能忽视教育中的人文交流。因此,教育对经济全球化的适应,应该限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35.
创造性人才是历史的需要,创造性人才需要具有创造性的人格,创造性人格中非智力因素对人的创造性的表现和发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体育运动在培养创造性人格中的非智力因素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6.
《格列佛游记》这部作品,塑造了一个18世纪的航海家,留恋出海,饱经历险;一个真理的求索者,舍生忘死,追求极至;一个人性方舟的守望者。通过潜文本研究,以反传统的批评手法再现格列佛的世界观嬗变过程,对于重新解读《格列佛游记》的主题意义和文学形象,具有重要的文学批评功能。  相似文献   
37.
对技术风险的理解由科学技术领域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从社会、心理、文化视角出发对技术风险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风险管理理念创新,倡导技术风险管理的人文导向。  相似文献   
38.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现代地球科学技术正在深刻、全面地影响到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人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哲学、军事等社会因素是地球科学技术形成发展的决定力量,地球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物质文明繁荣、精神文明进步、社会生活现代化、社会结构变革等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科学地认识“人地关系”,对于我们树立科学的地球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9.
现代西方哲学大师和文化巨匠罗素把伦理牢牢建立在现实人性的基础上,认为现实的人性只要引导得当,就可以把任何一种人性事实引向美好的人生。他要求人们对待现实人性的基本态度是尊重、满足和宽容。他倡导的基本伦理观是:人的一切伦理生活都应该有人性参数;应顺应自然人性,积极造就美好的人生;既要防止以往人们所认为的"好"的东西破坏人们的幸福,又要寻找以往人们认为"不好"的东西带给人们幸福的可能。  相似文献   
40.
当代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美术作为图像的形式不仅仅是文化的载体,更具有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意义.美术学教育,尤其是师范美术教育要涉及更多的文化内容,以实现其文化传播和综合素质培养的重任,体现其教师教育的特性.美术教育应该和丰富的人文性内容联系起来,在课程设置上渗入多学科的人文性知识,打破"技重于文"的传统,以实现其美术教师综合知识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