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68篇
科学研究   27篇
体育   214篇
综合类   83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对各省市体育局来讲,全运会与方方面面的利益密切相关,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全运会的赛制进行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302.
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举国体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举国体制是我国特定的政治、经济、化背景下的产物,它为我国运动水平的提高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不断的完善。其完善的实质是促进体育体制的改革和运行机制的转换,实现由原举国体制向新型举国体制的转变,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奥运项目和非奥运项目、全运会和奥运会、目标的一致性和多元利益主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303.
陕西、甘肃两省关于“竞技体育举国体制”问题调查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实地调查、访谈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陕西和甘肃两省现行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研究认为,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在我国经济不发达地区仍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使之更好地适应我国日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引进市场经济机制、开展竞技体育运动是未来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0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新型"举国体制"的形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体育"举国体制"的基本特征是建立既能保持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又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体育"举国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在"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下,建立政府、社会、市场三位一体的多元体育结构;通过政府"有形的手"与市场"无形的手"的相互作用来引导、调控、整合政府与社会的体育资源;建立多元化的竞技体制,形成专业竞技、职业竞技、业余竞技多元互补的竞技体育运行机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坚持财政与市场双轮驱动的原则.其运行机制的主要特征是以市场机制来调动与整合全国的体育资源;事权分离,管办分离,在政府的主导下实现真正的体育社会化;改变从中央到地方的线性训练竞赛体制,逐步建立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非线性体育体制;改变以往单一的专业竞技体制,代之以专业体育、职业体育、业余体育多元并存的训练比赛模式和运行机制;引进国际通行的市场招标方式,运用市场化机制对政府体育投入实施管理;建立国内赛事与国际赛事并重互补的竞赛格局.  相似文献   
305.
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向"体教结合"模式转变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解决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问题,就要走“体教结合”之路。教育系统只有主动和体委系统共同挑起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担,才能解决我国竞技体育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教育系统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及政策方面的研究趋向将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它的试行将有助于解决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种种弊端,并且有助于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良好局面的形成。  相似文献   
306.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围绕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及时推出的<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直播报道的成功首先源于中国政府的行动力和国内国际的救援力,电视操作层面则体现在:直播理念的演进;独有稿源的整合;应急机制的创新;技术表现的改进等多个方面.直播同时也使人们思索发挥电视特有的言论能力;构建电视新闻的举国体制;追寻理念演进的规制建设;创新社会变迁的主题宣传;加速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媒介融合等更深层次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07.
后奥运中国举国体制“不会动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凭借东道主优势,中国奥运军团在2008年的夏天狂揽51金,这被认为是中国体育举国体制的顶点。但未必是它的拐点。  相似文献   
308.
组织是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支撑和基础,更是举国体制的核心。以浙江省“社会力量办体育” 中竞技体育改革为案例,研究发现:第一,国家—地方关系下的各级体育行政机关及所隶属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和体校等事业单位分别作为竞技体育治理主导和主体,构成了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基本治理框架。基于此,归纳了竞技体育线性化单向治理、部门化内部治理及行政化孤岛治理的壁垒,并认为纵横交错的多元化组织以多种机制并存的方式,成为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组织状态。第二,各级体育及相关行政机关、国家及省级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及专业队、市级和区县体校、普通学校及社会体育培训机构形成了相互作用、彼此支撑的多元主体传导式服务、协同治理网络式服务、资源共享耦合式服务组织关系;并以制度保障、组织支撑和柔性治理等治理逻辑,以及竞技体育全域化政策体系、网状化组织体系和协同性组织环境作为组织关系的生成机制,为实现国家主导整合各方资源共促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09.
中国体育事业的举国体制,在政府与市场间越来越深入的新型关系中,正在悄悄地改变着自己的形式。从亚组委到奥组委,工作人员来源和去向的变化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310.
举国体制是短道速滑项目竞技体制的主要形式。我国短道速滑项目在发展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体制性缺陷。为了促进短道速滑项目的持续健康发展,应坚持举国体制,逐步推进短道速滑项目的职业化和大众化;建立起国家利益至上,多元利益主体的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