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化学教学》"学案设计讨论会"会议纪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关于学案功能的讨论 余方喜(松江二中):目前,学案的使用频率很高.很多老师都在借助学案进行教学,有的学校甚至已经编制出一套完整的学案.但无论在形式、功能、使用方法上均各不相同,认识也比较混乱.说实话,有的教师利用学案只是为了抢占学生的学习时间,特别是课堂之外的学习时间;虽然有一些学案考虑了学生的层次差异,提供了学习的选择性,但总的来说并不到位.所以集中力量研究学案的编制及其使用,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深入认识学案的功能和使用,对提升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化学实验中蕴含着许多科学素养的教育内容,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化学创新实验教学与科学素养提升的关系,结合实例,提出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围绕"原电池原理及应用"学科主线和"电池发展"科学史辅线,通过一系列微型实验、拓展实验设计与探究,帮助学生认识学科知识发展逻辑,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4.
洪燕芬 《现代教学》2014,(11):53-54
2014年上海高考化学试卷稳中求变,尝试创新,呈现出诸多亮点,尤其表现在第Ⅱ卷部分内容的重新整合、简答题的开放化、有机与计算题的应用化等。本文将对2014年上海高考化学卷进行整体分析,并结合最新公布的《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化学课堂教学实践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5.
洪燕芬 《化学教学》2011,(12):30-32
通过科学假设、实验验证和函数图像等研究方法,设计并实施了"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的教学过程,并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6.
7.
8.
孟静  洪燕芬 《化学教学》2016,(12):37-40
将微课技术应用于“电解饱和食盐水”教学,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实验现象不易观察等问题,使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更加准确、深入.实践证明部分化学实验制作成微课,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化学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9.
洪燕芬 《化学教学》1999,(11):34-36,31
设计思想1.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以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为起点.通过科学实验初步解决金属腐蚀和保护的实际问题.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对金属腐蚀这一重大课题的讨论和决策,培养学生形成从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多角度综合的思维方法.教学目标1.应用原电池原理,了解金属电化腐蚀的原因.2.了解金属腐蚀的危害,认识金属腐蚀造成的经济影响.3.了解一些选择防铁锈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掌握金属保护的重要方法,培养学生对社会重大课题的决策能力和创新意识.4.培养学生形成从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多角度综合分析的思…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