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1286篇
科学研究   260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50篇
综合类   40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是: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3.
体育评价与关联学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体育评价与多学科的关系综述,阐明了体育评价与相关学科的相互依存与发展的关系。为准确、客观、合理、有效实施体育教育评价提供了多学科指标设定与评价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谈隐形课程及其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形课程通常包括校园文化和家庭、社会环境中的文化坐标、思维方式、信仰等等。认识隐形课程的特点及其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有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Blog与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天然的联系,是教师利用互联网新兴的无技术障碍的社会性软件,用心灵书写属于自己的网络日志的方式。教师可以方便地用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研究成果、课件等上传发表,形成属于教师个人的资源积淀。Blog可以跨越时空形成网上头脑风暴,成为支持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课文教学是外语教学的重点,教学中根据张思中教师的“十六”字教学法,抓好课文教学,突破传统教学法的局限,因材施教,点面结合,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便会相应得到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在体育运动领域里是没有通往金牌的捷径的。献身精神、刻苦训练,良好的基因和有益于中康的饮食就是通往金牌的一切道路。 运动员所使用和误用的所有比赛辅助物中,蛋白质居于大多数误用物质的前列。迎合运动员及  相似文献   
8.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波动问题的多解性是考查的重点,同时也是学习中的一个难点,现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9.
问题的提出当前世界篮坛强队除了重视从多学科的角度对训练工作进行综合研究外,还普遍重视对篮球竞赛规则的研究。他们力求在规则许可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利用规则,发挥人的能动性,创造优异成绩。然而从我国的情况看,篮球界对竞赛规则的研究重视不够,如每当竞赛规则修改后,只在报刊上看到一些著名裁判员发表几篇类似“呼吁性”的文章;而有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也存在着片面的认识,认为  相似文献   
10.
相对论等自然科学理论对文艺审美学的启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自然科学中传统经典理论和新兴现代科学理论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巨大作用,特别是相对论对艺审美学领域所产生的影名,揭示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互相渗透、促进科学一体化的趋势,给艺审美学带来更深、更广、更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