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12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系统阐述了莱美集体健身课系的起源与发展,同时对苏州市开设此项集体健身课程一年以上的大型健身俱乐部中的消费者、教练员及经营管理者进行走访与问卷调查,以探究莱美健身课系的构成要素及相关特征,并在课程设置、动作编排、音乐节选和器械运用等方面与传统集体健身课程作对比分析,旨在为我国大众健身课程的多元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对老年男女人群长期规律性力量训练干预后,其身体不同部位骨密度(BMD)的变化特征,为特殊人群科学健骨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老年健康男女自愿者各35名组成2个实验组,对下肢先后实施了传统力量训练和振动力量训练计划。分别在实验前、传统力量训练结束、以及振动力量训练结束后测量所有受试者腰椎(L2-L4)及股骨颈、Wards三角、大转子的BMD。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事后多重比较检验考察各组实验数据间的差异。结果:传统力量训练结束后,老年男性股骨颈、Wards三角、大转子等部位的BMD有所提高,老年女性各测量部位的BMD均无明显改变,L2-L4椎体BMD的变化无性别差异;振动力量训练结束后,老年男性和老年女性各测量部位的BMD均有显著性增长,其中L2-L4椎体、Wards三角和大转子BMD的增幅无性别差异,老年男性股骨颈BMD的增幅较老年女性偏高;此外,各测试部位BMD在振动力量训练后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传统力量训练,无性别差异。结论:长期传统力量训练有助于提高老年男性股骨近端区域的骨密度;长期振动力量训练能显著提升老年男女腰椎及股骨近端区域的骨密度,且对骨密度增长的促进效应明显优于传统力量训练,无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体育强国、全民健身以及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理念的提出,有效促进了我国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大学生是未来建设的主力群体,高校体育教学是我国体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大学生体育健康水平的重要渠道。在新时代体育强国、全民健身以及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在推进体育教学发展中需要积极探索全新的发展理念与方向,需要借助体育强国、全民健身以及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的实施,不断推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以实现高校体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基于此,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旨在为高校体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的战略指导,全面推进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女性私人健身教练从业限制因素进行研究。利用访谈和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构建了女性私教从业限制因素的结构模型,并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限制女性私教从业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限制因素、人际限制因素和企业限制因素,构建的三因素结构模型各项指标拟合度良好,结构稳定,可以为促进女性私人健身教练从业提供参考。进而从三个因素的角度,提出促进女性私教从业的建议,包括女性私教合理规划个人职业生涯,坚定从业信念;家人、同伴转变观念,提升女性私教的社会支持;健身企业切实履行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增强女性私教的工作满意度和企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的运动方式干预对更年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自由基代谢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效应,旨在为改善和提高更年期女性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更年期女性受试者,依据不同运动方式分为4组,即对照组(CG)24人、有氧运动组(AG)27人、抗阻运动组(RG)27人、健身气功组(QG)27人,实施24周的运动干预,在实验前、中、后分别对相关激素和自由基代谢酶水平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并进行更年期症状与心理状态评估。结果:24周后,AG和RG的血清E2、SOD和CAT值增加幅度,FSH、MDA、XOD值以及Kupperman、SAS和SDS评分降低幅度均明显高于QG和CG。结论:24周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与低强度的健身气功相比,更有助于改善更年期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和自由基代谢水平,缓解心理焦虑、抑郁等更年期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6.
年龄和性别因素对力量训练后肌肉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寻力量训练后,年龄和性别两个因素对人体肌肉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青年男、女各8名,以及年龄在65~75岁之间的老年男、女各8名作为实验对象,分别组成不同年龄及性别的4个实验组,对下肢主要肌群实行为期5个月的力量训练计划,要求每周训练3次.在实验前后,采用核磁共振(MRI)对大腿及股四头肌中部肌肉横断面积(MCSA)进行扫描与测定,并计算相应的肌肉量.结果:实验结束后,各组股四头肌肌肉量较实验前均有显著增加(P<0.01),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股四头肌与大腿总肌肉量之间存在正相关(r=0.65;P<0.01),大腿肌肉量与大腿中部MCSA也存在正相关(r=0.76;P<0.01).结论:1)力量训练后,年龄和性别两个因素均不对人体肌肉量的变化产生影响;2)与测量大腿中部MCSA相比,大腿或股四头肌肌肉量的测定对研究力量训练引起的骨骼肌肥大更为精确和恰当.  相似文献   
7.
通过体适能测试的方式,比较长期规律从事力量训练的老年人群各项体适能指标的适应性变化。结果表明:老年人力量训练能有效降脂、增加肌肉力量、肌肉含量、时间肺活量、提高骨密度、改善平衡能力以及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机能;而对改善BM I、KTL、柔韧素质、反应能力和血压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8.
9.
在明晰私人教练定义及角色的基础上,对私人教练的商业特征、岗位特征、交流特征、服务特征、认证特征、等级特征以及心理特征进行研究,旨在为我国健身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及有意从事私教工作的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旨在计算下肢环节惯性参数对逆向动力学计算结果的敏感性.以中国人体环节惯性参数模型为基础,人为地改变下肢环节惯性参数值的范围(±5%和±10%),结合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分别进行逆向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大腿环节质心位置改变10%对髋关节力矩最大值的影响程度达到-0.49%到0.63%,对应力矩最小值的变化为-24.3%和18.47%;小腿环节质心位置改变10%对膝关节力矩和做功影响均接近0.4%,对较远的髋关节作用影响更弱;无论是大腿还是小腿,环节质量的敏感性要高于环节相对质心位置(P<0.05).下肢惯性参数改变对逆向动力学计算结果的影响不可忽略,环节惯性参数对动力链较近关节影响最大,环节质量参数的敏感度显著高于环节相对质心位置参数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