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元统一中国之后,定都大都(今北京)。为了解决京城粮食供应的困难局面,先后开挖了济州河与会通河。其南北两端衔接了隋唐以来的旧运河,从而使京杭之间水运贯通。此后,明清两代继续整治和使用。自明成祖永乐时开始,治河中枢机构即设置在济宁城区,历经500多年,至清光绪二十八年,因漕粮改由海运而裁撤。治河中枢机构及其直属各官衙在城区的位置与规模,裁撤之后的使用单位演变概况,以及现在可寻找的遗址.文中进行了较详细的表述,以此印证历史上济宁确是运河枢纽。  相似文献   
2.
“总督河道”是我国明代中央政府派出的专门为疏浚、开凿、治理河道的钦差大臣,故亦称总督河道大臣,其原官位、官阶不变,遇事方派遣,事毕回京复命,为非常设之官员。“河道总督”则是我国清代始设的掌管黄河、运河、永定等河,堤防疏浚、治理事务的专职官员,官阶与掌管行省的总督相同,为正二品,加尚书或都御使衔者为从一品。  相似文献   
3.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置济宁左卫,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调临清,改称临清卫,其军事屯田和屯田军仍坐落(驻防)于济宁州境内。王贵屯是济宁左卫(临清卫)在济宁州境内的军屯之一,是唯一用驻屯军官姓名命名的军屯;现分四村,隶于济宁市任城区喻屯镇。  相似文献   
4.
济宁古运河主航道船闸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杭运河沟通我国五大水系,流经六省市,全程约三千六百里。山东段古运河长约占京杭运河总长的近三分之一;济宁古运河占山东运河总长的三分之一以上。元明清三代于山东运河主航道共建船闸七十二座,其中济宁段古运河建闸三十六座,恰为山东运河建闸总数的二分之一.  相似文献   
5.
济宁市历史悠久,早在一万余年以前,就有先民们在这片土地上生息居住。夏、商、周方国众多。秦汉至唐宋,诸郡、州、府分属。元、明、清后用名济宁。今领二区、三市、七县。总面积一万零六百八十五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6.
明代兵制与济宁"卫所"的设置及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所”是明代军队的基层织组。洪武时,济宁设有济宁卫、济宁左卫和兖州鲁王府护卫。景泰元年,济宁左卫调往临清,改称临清卫,而屯田和屯田军仍在济宁。嘉靖十八年,兖州护卫分改任城卫。清初,裁卫设县。承有漕运任务的济宁“卫所”保留未变,改隶漕运总督;从卫指挥至千、百户等官全裁,另设守备、千总,分理屯务和领运管河。光绪二十八年,因漕粮改由海运,屯卫弁丁及职官全部被裁撤,漕运屯田至此废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