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1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杨雪飞 《辅导员》2014,(15):42-43
在"孔子教室"里,没有紧张焦虑的考试压力,学习更看重孩子们"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自主性;在"孔子教室"里,孩子们没有"等级分明"的个体优劣,做事靠的是"独学而无友,则固陋而寡文"的合作精神:在"孔子教室"里,没有喧嚣浮躁和激烈争斗,崇尚的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2.
<正>古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书育人,即是教师最朴素的责任。毕业时怀抱鸿鹄之志登上三尺讲台,以期穷尽自己浇灌学生。年轻的我斗志昂扬,一往无前,用心开垦着自己的教育园地。也一直谨记着孔夫子"不愤不启,不·徘不发"的教学之法,只是要熟练运用这其中的启发之法、开导之方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教师在教  相似文献   
3.
现实教学中,随着课程任务的加重,考试竞争的加剧,学生越来越多地出现了隐形懒惰,即思维懒惰。你让背什么我就背什么,你让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你不让玩我就只好无奈地勤奋。结果是孩子出工不出力,人很疲倦,收效不大。问题出在哪儿呢?我从《论语·述而》中找到了答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的意思是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知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而不能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也就是说,教育的最佳时机在一个  相似文献   
4.
情景创设可以给学生提供生动、丰富的学习材料,提供应用、迁移所学知识的机会,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怎样在教学中更好地创设情景呢?一、通过问题创设情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是一无是处,我们可以取其精华,传统教育中设置问题这一教学形式还是可以有所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无论多么精彩的教学方式,若没有思维的深度,知识永远是感性的,现代的教学方式也会成为华而不实的摆设。  相似文献   
5.
张燕梅 《教育》2014,(6):74-75
正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实际出发,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孜孜以求,开动脑筋,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消化,或者同学间互相讨论得出结论。教师的启发,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创造,开发他们的思维,让他们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我国,孔子最早提出了启发式教学思想。他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根据自身的体验,笔者理解为:"教学生,要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从而着  相似文献   
6.
正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学效果往往不令人满意。究其原因,我们只满足于课堂预设任务的完成,却忽视了对课堂生成资源的重视,更没有主动地促成课堂的有效生成。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也应发生质的变化。实施有效教学,不仅要关注课堂效率,更应关注教学效果,使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多样性、丰富性和随机性。一、让学生在多元思考中生成自己的正确判断语文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遵从教师当初的教学预设,特别是当学生的思维被充分激活,学  相似文献   
7.
徐燕红 《知识窗》2012,(7X):56-56
<正>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学情等设计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教学形式,实施教学计划的基本手段。因此,教师通常把它当做课堂教学的"常规武器"运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信息技术课的理论内容往往枯燥无味,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往往能吸  相似文献   
8.
未来的教育希望学生成为既会答题又会思考,既能接受又能创造的"高分高能者"。学生要能够深度学习,全面发展;教师要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可见,两者之间相辅相成,是课堂上密切相关、互为依存的有机整体。学生的深度学习依赖于教师的启发、引导和帮助,教师的启发式提问是为他们打开深度学习大门的关键钥匙,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为学生的思考指明方向;而教师的提问也会在学生深度学习的促进下不断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9.
正素质教育已实施多年,教师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也逐渐向纵深化发展,对于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也逐渐有了自己的一些经验和做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真正的课堂上,素质教育占得比重并不大,为了质量评比,大部分老师还是把应试教育作为重点,素质教育只是应付上级检查的幌子。还有部分老师也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感到很茫然,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在这里,我把自己在农村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十多年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拿来和同仁们共同探讨,以求得共同进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在我们教师中提出来的时候,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思,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怎么一说  相似文献   
10.
教育历来是与技术结合在一起的。从口口相传、结绳记事开始,人类的文化就不断地通过各种教育技艺延续下来。人类正是有了教育,才能快速地掌握先人的经验继续进步。教育之作为教育,变化的是它的内容和形态。从两千多年前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传道,从苏格拉底诘问式的对谈,到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的标准化的班级授课制,我们的教育形态一直都在发生着变化。现代信息技术,使人类开辟出一个全新的天地,这就是虚拟空间的再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