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4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7篇
教育   21882篇
科学研究   840篇
各国文化   72篇
体育   593篇
综合类   502篇
文化理论   100篇
信息传播   1315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234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338篇
  2016年   518篇
  2015年   960篇
  2014年   2410篇
  2013年   1794篇
  2012年   2047篇
  2011年   2419篇
  2010年   2184篇
  2009年   1855篇
  2008年   2289篇
  2007年   1849篇
  2006年   1091篇
  2005年   1037篇
  2004年   620篇
  2003年   623篇
  2002年   623篇
  2001年   491篇
  2000年   417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2.
阅读离不开思维活动,缺失了思维的阅读如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阅读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凭借自己对教材的研读和教育智慧,开启学生的兴趣之门,并通过问题探究、对话交流、拓展阅读等形式,让学生的思维之弦流泻出美妙的情感音符。  相似文献   
3.
4.
阅读古诗词,是一场寻美之旅,诗词中的浓郁氛围、和谐音律、丰富内涵,蕴藏着各种形态的美学资源。教师要借助多种形式,引领学生体悟古诗词的氛围美、音韵美、内蕴美,帮助学生做好相应的储备,使学生在深入感知的过程中获得言语实践能力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个性化的阅读内容、阅读方法、阅读感悟、阅读评价,激发学生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达到他们精神世界的个性化成长与丰富,使课堂教学富有生机和活力,让个性化阅读之花越开越灿烂美丽。  相似文献   
6.
张鹏飞 《学语文》2002,(3):16-16
文章是语言的艺术。语言艺术具有巨大的表现功能:历史的巨幅画卷、社会的广阔天地、自然的无穷变化、事物的千姿百态、人物的音容笑貌、世间的悲欢离合,这一切都可以用语言艺术加以表现、刻画和描摹。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给读者提供了二千多个人物形象,再现了19世纪法兰西社会的风俗史。《红楼梦》也以488个人物形象,反映了四大家族从繁荣到衰败的景象。托尔斯泰的作品提供了一面“俄国革命的镜子”。莎士比亚则用他的二万三千多个词汇筑造了文学的金字塔。当读者打开这些文学作品时,字里行间,众多人物,以其各自不同的个性与命运,带着喜、怒、哀、乐向人们走来,真是满纸云霞、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7.
“整体感悟”是初中语文新大纲、新教材对阅读教学的新提法、新要求。初中二册语文第四单元的学习重点就是“整体感悟 ,发表见解”,其用意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作家们的文学作品 ,从中体会作家们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 ,以及由此生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 ,以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这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新观念 ,指出了语文教改的方向。回头想想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 ,只是流水式的背景介绍、生词解释、段落分析、中心思想、写作特色等 ,好像不这样做 ,就没教给学生任何东西一样。事实上 ,学生在这种陈旧死板的套路中实在是学不到什么东西 ,只是徒…  相似文献   
8.
胡国祥 《青海教育》2004,(12):31-32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审美意义,如何优化音乐的审美效应,则是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情”与“美”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基础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相似文献   
9.
刍议体育舞蹈欣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舞蹈是一种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体育运动。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究竟如何来欣赏体育舞蹈呢?由于欣赏者的欣赏水平不同、审美观点各异,因此,欣赏的角度和审美标准也因人而宜。但不论从哪个角度观赏,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欣赏体育舞蹈的美。  相似文献   
10.
古典音乐的通俗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莉红 《新闻知识》2006,(10):65-66
在当今急剧变幻的流行音乐浪潮里,人们逐渐厌倦了文化上的浅显感觉。一种新的更高层次的审美需求开始展现出来,追求文化上的厚度成为人们的审美趣向。摆脱纷乱、向往沉静而讲究秩序的心态,或许是人们欣赏古典音乐的时代心理动力。北京大学教授谢冕先生感慨地说:“我担心,有一天,我们的耳朵将无法欣赏美妙的高雅的音乐,我们的眼睛将无法欣赏凡高画卷中那美丽动人的金黄色。我是主张将艺术标准放在第一位。没有这个标准,再多的使命感,再多的教育也没有用。”走向高雅,走向纯净的艺术世界,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有识之士的呼声了。作为广播音乐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