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37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0篇
综合类   5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罗时期的国语诗歌又称之为乡歌,它是朝鲜半岛最古老的国语诗歌。乡歌作品共有25首,其中《三国遗事》所载14首,《均如传》所载11首。通过对新罗乡歌作品结构的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新罗国语诗歌的构成形式。《三国遗事》所载14首乡歌作品因其类型的多样性和记录方法的特殊性,在结构层面上也表现出了独特的一面。  相似文献   
2.
在宋代时期,很多词人创作了大量以悲秋为主题的词作品。本文,对以悲秋为主题的宋词的情感模式进行解读,阐述了这些"悲秋词"的形成进行探源。  相似文献   
3.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代表作,它将木兰这个女子形象置于战争的环境中,置于个人、家庭和国家利益的矛盾交织中来展现其性格以及这种性格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北魏的战争环境所导致的经济破坏、人口男女比例失调是《木兰诗》产生的社会背景;北方诸民族的尚武粗犷的民风民俗是《木兰诗》产生的文化环境;"木兰无长兄的实际情况导致了木兰具体的出征行为。然而,当时的人们并没有认识到木兰形象所可能包含的新的人生价值观,最终将其纳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行为规范之中。  相似文献   
4.
人民大会堂是我国最高的政治活动中心,又是最高的艺术殿堂,艺术与政治相互关系的理论上的阐释,在这里得当了最有效的实证;人民大会堂里的中国画如果被称谓“艺术的国家形象”,确切地说是最能代表着“国家的艺术形象”;人民大会堂的《江山如此多娇》画作,无论是创作主体,还是作品展示场地及其化内涵,都可以说是政治与艺术结合的结晶。  相似文献   
5.
情境者,情趣境界之谓也,主于美。它存在于艺术作品中,也存在于整个艺术审美活动中。艺术没有唯一的和绝对的摹本,也没有终级价值标准,有的便是一件件具体的作品和一次次具体的活动。一件作品就是一个独绝的情境,这情境是别人创造不出的,甚至创造者自己都是不能重复的。在此情境中,包括每一个细部,即使如绘画中的一处空白,音乐中的一个休止,小说中的一段铺垫,等等,便有着特别的意味,特别的美质。  相似文献   
6.
歌曲是最引人注目、通俗易懂的一种音乐体裁。了解歌曲的本质特征 ,感受词、曲的韵律和演唱的声情 ,从主体和分层中把握歌曲的美感特性 ,是歌曲审美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歌唱和唱歌不仅存在创新意义上的差异,而且具有内涵和审美价值上的区别。在声乐训练中必须注重音乐感觉的培养,立足于二度创作的艺术要求,实现从“唱歌”到“歌唱”的飞跃和升华。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信息时代的来临,计算机的运用将成为艺术设计教学的一个发展方向。这是根据时代和专业教学的需求,在教学内容与授课方式上进行的一次改革与探索。其目的在于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设计能力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9.
试论中国结的艺术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结这一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兼备了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 ,本文从中国结的历史、发展、材料、技法和人文内涵等方面论述了中国结的审美依据。  相似文献   
10.
长征组诗真实、生动、形象地反映和再现了长征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毛泽东的长征组诗中体现的毛泽东精神,具有极大的艺术独创性,集中体现为毛泽东的艺术精神。这种精神借助自然之山来反映意象之山得到很好的传达。毛泽东诗词中的山,已经是人格化了的山,隐喻着他志存高远的博大胸怀,冲破一切网罗的叛逆性格,奔放豪迈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的坚韧意志,诡丽奇谲的浪漫气质,勇往直前的超越情怀。具体表现在借助于自然之山表现伟人意识,表现力量之大、意志之坚、理想之远的精神。表现的是民族的自尊与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