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8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37篇
教育   1441篇
科学研究   258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42篇
综合类   98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4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Most studies on O2O services have focused solely on the technological merits of mobile applications, overlooking the role of the value systems that underlie people’s lifestyles.In contrast, this research sheds light on how people’s value systems influence their decision to adopt food delivery applications. Particularly, it proposes that people’s moral obligation in meal preparation can change the mode of thinking that guides their adoption decision. Namely, moral obligation is assumed to restrict people from acting on their basic convenience orientation in meal preparation. Empirical results have supported this assumption by showing that people with a high moral obligation (or married people) are more reluctant to convert their basic convenience-seeking tendencies into actual adoption intention than those with a low moral obligation (or single people). The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of these result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
Abstract

This paper provides a methodology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earch output from a university department. The faculty publications and their cited references over a 10-year period were used as the basis for this study to identify their publishing patterns and the types of material they are publishing; a core set of journals and other resources they are publishing in and citing over this perio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journals in which they publish and cite; the degree of openness of their publications and their citation advantage; and the age of resources that are referenced.  相似文献   
3.
根据少年短跑运动员生长发育和项目特点,探讨了以短跑技术为中心的全面身体训练,发展步长、步频、速度耐力,掌握跑的放松技能,心理训练,合理的营养等。  相似文献   
4.
吴效马 《教学与研究》2004,12(12):57-62
民国时期新旧递嬗、方生方死的持续过渡型社会形态,铸就了此期风俗文化现代转型鲜明的二重性特征:在中西新旧风俗文化的相互关系上,新旧纷陈的杂糅性、过渡性与中西会通、迎新纳异的兼容性、开放性并存;在移风易俗的力度、广度上,较前而言的深入性、广泛性与此期仍甚显著的迟滞性、不平衡性并存;在风俗变迁的社会效应上,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进步性与尚奢、崇洋之风日益滋长的负面性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退想斋日记》内容的介绍,旨在指出其在研究山西政治、民俗和晋商方面的史料价值,进一步指出日记对近代社会史研究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潮汕美食多媒体数据库为例,分析潮汕美食文化的内涵,阐述现代信息技术对潮汕美食文化的影响,介绍潮汕美食多媒体数据库的研究开发与利用,探讨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整合潮汕美食文化资源的新途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文艺民俗美学的视角,对鲁迅小说之民俗美予以探析.鲁迅小说从民俗视角设置和推进小说的情节,表现出民俗视角的叙事美;鲁迅小说着力表现社会下层人物的生活和命运,并始终把人物置于其赖于生存的民俗环境,通过对民俗生活及文化心理的描写,捕捉人物性格和行为的动因,真实而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灵魂;鲁迅小说还特别重视并善于把握民俗事象的意蕴,从而使作品具有厚重而深邃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称赞是社交中重要的寒喧方式之一,是世界各国人民共有的语言交际行为。由于受各自特殊文化的影响,其内容、语言形式和应答模式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作者在本文中探讨英汉称赞习俗文化之间的差异及其对英汉称赞语及应答语的交际影响,从而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9.
论教育习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习俗是一个含括范围比较广的概念,但它也不能囊括一切。人们在理解和界定教育习俗的时候,常常忽视了对教育习俗概念的边界和外延的确定,把许多非教育习俗的因素放进教育习俗规定性的范围中去,结果使讨论出现了一些不必要的混乱。对教育习俗与非教育习俗的界分,对教育习俗不同于什么的界定,都是我们从理论上科学把握教育习俗内涵所必须做的。  相似文献   
10.
岭南俗信是一种独具特性的民间文化,它与道教存有亲缘关系,其俗性率朴、巫俗庞杂契合道教的文化精神,其图腾崇拜、神仙信仰与道教信仰一致,有利道教的南传发展。汉晋时期,岭南成为中国道教的重镇,亲缘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