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8篇
体育   74篇
综合类   1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心意拳功理的客观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高华 《体育学刊》2003,10(4):77-79
心意拳是我国传统武术大系中脱颖而出一种内家拳派,有一套相对完备的习练方法和扎实功理基础。它还总括了诸多拳派养生与技击的要义。  相似文献   
2.
中泰拳术曼谷站对抗赛技术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对中泰拳术历史背景进行全面比较的基础上,通过观看中泰拳术对抗赛,以加深对两国拳术技击特点的了解。同时对比赛中所出现的技击动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促进我国散手技术的更新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This study aimed to (1) profile a professional boxer (23 years and 80 kg) with boxing-specific, muscle function, aerobic capacity and body composition tests, and (2) quantify how these measures varied during an 8-week preparation phase leading to, and post a state-Title Bout fought in the 76.2-kg class. A series of boxing-specific and muscle function tests were completed on 11 occasions: 9 prior and twice after the bout, each separated by approximately 2 weeks. The boxing test included 36 maximal punches (9 of each: lead and rear straights, lead and rear hooks) to a punching integrator measuring forces and velocity. Muscle function tests included countermovement jump, drop-jumps, isometric mid-thigh pull and isometric bench-press. Body composition was assessed using skin-fold measurements on three occasions and one 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scan. Aerobic capacity was assessed using 2 VO2 max tests. Leading up to the bout, performance decreased in isometric mid-thigh pull (8%), isometric bench-press (5%), countermovement jump (15%) and impact forces in 3 of 4 punches (4%–7%). Whereas measures of dynamic and isometric muscle function remained depressed or unchanged post competition, punching forces (6%–15%) and aerobic power (6%) increased. Data suggest the athlete may have super-compensated following rest as fatigue dissipated and further adaptation occurred.  相似文献   
4.
道家哲学思想对太极拳理论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武术是中国的传统化,其中太极拳理论的形成是以道家哲学思想为基础,其拳理拳论、风格特点和价值取向,处处体现道家“依乎天理,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和“虚静,守寂不争,为而不持”的精神境界及“贵柔守雌,柔弱胜刚强”的道家风度。道家哲学思想是太极拳哲理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录像资料分析法等方法,通过对长拳第二套国际竞赛套路各类动作及动作组合进行统计,从套路动作各个组成部分的空间搭配和排列、单个动作和组合动作的意义特征、整体动作的运行路线方面分析了其竞技性、观赏性、以及在反映武术本质和特点方面所达到的程度。结果发现,长拳第二套国际竞赛套路动作的运行路线往返交叉,变化多样,整体动作的组合流畅,动作有高、中、低三个空间位置的变化,基本能表现出起伏转折;很多动作有一定的技击性特征,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武术的内容和特点。不足之处在于,与竞技体育和竞技武术自选套路的现状相比,其跳跃动作的难度还不够,整体审美表现力还不够强。  相似文献   
6.
兵家思想在太极拳技击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兵家思想在太极拳中的体现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力图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论述,能够较充分展示太极拳蕴涵的兵家思想。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加强跨学科的理论研究以及提高太极拳的价值作用与对其理论研究等,都有着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长拳第二套国际竞赛套路动作的技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录像资料分析法,对长拳第二套国际竞赛套路各类动作及动作组合进行统计,分析套路动作各个组成部分的意义特征,重点讨论了单个动作和组合动作的技击性。研究结果表明:长拳第二套国际竞赛套路动作的运行路线往返交叉,变化多样,动作有高、中、低三个空间位置的变化,能体现出节奏多变的特点;很多动作有较强的技击性特征,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武术的内容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根据本人练太极拳及教学过程中的体会,仅在心理学、医学等方面试探大学生练习太极拳的作用,希望对广大学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普通中学生健身拳全套演练过程中心率和血压生理指标的动态监测,分析健身拳的运动强度和运动规律,并进行运动强度个人感觉评价指标对照,结果表明:健身拳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符合全民健身活动的标准,中学生通过健身拳的练习对心血管系统的发育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取得良好的健身效果。  相似文献   
10.
合理的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慢拳快教"是依据生理学、心理学、解剖学、教育学等理论应用于太极拳教学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实验证明"慢拳快教"教学法不仅能有效节约教学时间,而且对正确建立太极拳动作技术图像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均有显著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