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180篇
  免费   890篇
  国内免费   2943篇
教育   203713篇
科学研究   17583篇
各国文化   1352篇
体育   10479篇
综合类   5797篇
文化理论   2652篇
信息传播   107437篇
  2024年   2781篇
  2023年   9972篇
  2022年   3884篇
  2021年   6600篇
  2020年   8121篇
  2019年   8334篇
  2018年   3699篇
  2017年   5623篇
  2016年   5728篇
  2015年   7958篇
  2014年   20172篇
  2013年   15333篇
  2012年   21140篇
  2011年   24448篇
  2010年   23123篇
  2009年   23097篇
  2008年   24626篇
  2007年   20905篇
  2006年   20821篇
  2005年   19592篇
  2004年   18688篇
  2003年   17630篇
  2002年   12321篇
  2001年   9885篇
  2000年   6685篇
  1999年   1526篇
  1998年   1121篇
  1997年   974篇
  1996年   893篇
  1995年   786篇
  1994年   620篇
  1993年   453篇
  1992年   489篇
  1991年   406篇
  1990年   256篇
  1989年   240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57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华雪珍 《江苏教育》2023,(41):93-94
“双减”实则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跨越。项目导学视角下的“减负增效”实践探索,坚持儿童立场,指向整体育人、实践育人,推进国家课程创新实施,激发“双减”活力,将“减量”与“增质”融入学校课程实施、教学变革、作业增值等层面的探索中,融入学生充实灵动的成长经历。  相似文献   
2.
习题不仅是小学数学教材的核心组成部分,而且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资源,小学数学教师应在“双减”背景下科学地开发与利用习题,促使学生深度学习,提升教学效果.文章对此展开探究,联系“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习题教学新变化,在“用好教材习题,融入课外元素”视角下,结合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提出了“活用课后习题”“创设现实情境”“凝练核心素养”“转变学生角色”“尊重学生差异”等多条策略,希望为广大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饭圈文化”是由明星艺人的粉丝所创生的一种圈层文化,具有情感表达极端化、集体行为组织化、粉丝群体低龄化等特点。当前“饭圈文化”在青年群体中广为流行,给我国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带来了风险挑战。对此,必须理性看待“饭圈文化”,加强正向价值引导;推进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净化网络文化生态;优化宣传内容和形式,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推进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相似文献   
4.
历史学习如果只停留在简单的识记上,那么学习历史知识就只浮于表面上,自然就迷失学习历史的根本目的 ,博古通今,深入理解分析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发展进程中的得与失、经验和教训,供今人借鉴,以便更好地治理和发展国家。  相似文献   
5.
6.
新时期下,高校"三困"学生群体在学习生活和成长发展中面临更多的困难和问题,尤其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关心爱护和精准帮扶。通过科学设计、系统开设面向"三困"学生的精准帮扶课程,提供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发展资源,让学生在提升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同时,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改程度加深,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师应该转变传统单一、枯燥、单向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观学习的能动性,并培养其探究问题、分析问题的意识,从而促进学生提升具有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综合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既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施的主要内容和中心目标,也是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评估标准。在关注学生核心素养背景下,时代与社会的发展进步对教师如何整合运用教学资源以达成理想教学效果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9.
杨淋 《江苏教育》2023,(30):11-14
中小学德育内容需要细化落实到学科课程中,融入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首先,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标,确立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科教育目标;其次,教师要认真与文本对话,将学科教学中蕴含的德育内容显性化;最后,教师应积极开展教育性交往活动,师生共同建设基于真实情境的、指导德育实践的学科德育生活。  相似文献   
10.
吴媚 《江苏教育》2023,(44):80-81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学生要“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笔者认为,学生要做到加深理解,必须通过熟读,读透语言,体味具象,洞察意蕴。传统“朱子读书法”囊括了计划、熟读、思考、力行的整个阅读过程。其中,熟读是指细读、精读、逐字逐句读。小学生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自控力弱,相同文本的“反复朗读”往往有口无心,阅读教学亦忌机械重复。因此,教师要在传统熟读法的基础上,取其精髓,探索适合儿童心智特点与思维水平的熟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