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25篇
科学研究   3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28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是人的一种高层次心理需要和普遍追求。尊重人的自我实现愿望和权利,对于发挥人的内在潜力,实现人的价值,以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是以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依据,引导人们克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自我实现观,树立科学的自我实现观.创造出既对社会有价值又拥有个人幸福的人生。  相似文献   
2.
网络时代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观念现代化要求教师具有终生学习观念,自我实现意识,新知汲取能力,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能力。教师应确立终生学习的理念,自学为主的新型学习观。实施继续教育的部门要做到继续教育工作重点的转变,内容的转变,评价体制是转变,形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何谓学习型组织?台湾学者杨硕英有较为全面的归纳和阐述:“它是一种不同凡响、更适合人性的组织模式,由伟大的学习团队形成社群,有着崇高而正确的核心价值、信念与使命.具有强韧的生命力与实现梦想的共同力量,不断创新,持续蜕变。在其中,人们胸怀大志,心手相连,相互反省求真,脚踏实地,勇于挑战极限及过去的成功模式,不为眼前近利所诱,同时以令成员振奋的远大共同远景及与整体动态搭配的政策与行动,充分发挥生命的潜能.创造超乎寻常的成果,从而由真正的学习中体悟工作的意义,追求心灵的成长与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4.
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心理学认为个体自己就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认真倾听、感受,适时地做好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5.
PMI首先可以作为经济的先行情绪指标,而且还具有自我实现效应。这意味着不但知道目前的时点是什么,而且可以预计未来的时点是什么,善莫大焉。  相似文献   
6.
电影《三个傻瓜》通过对三个年轻人大学生涯及工作之后发展状况的细致描述,展现了一代青年面对理想与现实碰撞的坎坷成长经历。文章从人本主义视角剖析了电影中不同角色的行为动机、人格趋向和自我实现的欲望。  相似文献   
7.
在三年的新课改实践中,笔者就实现师生关系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交流,互动互惠互助,教学相长,做了一些尝试,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中,力求能够与学生一起分享理解,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不是无谓的时光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努力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和学生一起体会生活与学习中的意蕴。如此只需洒三点两点雨,也可得十枝五枝花,收到事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赋予了高中学校新的使命和内涵,正在逐渐改变着基层学校的价值观、组织行为和学校文化,带来了清新优雅、丰富自由、生机盎然的新气象.笔者所在的浙江省已经进人高中新课程实施的第六个年头,回顾这几年的工作,我觉得,高中新课程本质上是学校教育的理念系统和实践系统的重建,在这过程中,价值取向决定了新系统的核心品质、高度和坚实性...  相似文献   
9.
张良浚 《辅导员》2015,(9):24-25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人学,是人的事业,它通过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灵魂产生影响,起到引导作用。真正的教育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哲学观,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把学生看作教育的主体,从每个学生自身的特点出发,发现和开发学生潜在素质的闪光点,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一、以爱育人一方面,对个性品质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爱  相似文献   
10.
引言近年来幼儿园发生类似的"虐童事件"已不在少数。纵观这些例子,我们不寒而栗。其心之恨,其手之戾,已非普通的体罚而是实实在在的虐待了。但是作为教师来说,无论孩子被诊断为什么病,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走上自我实现的道路是最大的课题。时代的进步之快,信息的发展之迅捷,让我们的学前教育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各地学前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建立。从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