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9 毫秒
1.
本文就日本近现代古文献学大师长泽规矩也的《支那学入门书略解》之得失略陈管见。本文先从三个方面论述该书之优点,再从四个方面指出该书的不足之处,然后得出结论:瑕不掩瑜,从总体而言,该书仍是一部高质量的汉学入门书指南。  相似文献   
2.
19世纪前期专门研习汉学的书院以诂经精舍和学海堂为代表,虽然这些书院的创立、教学活动部宣称不以培养科举人才为主要目标,甚至将科举之学排斥在教学内容之外,然而这些书院不仅不反对生徒应举,而且生徒的科举及第率都相当高,这说明汉学书院仍然无法脱离科举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当前,国学热已经成为一股文化浪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以国学热的形式彰显着自己的魅力。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教学中承载着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任务。大学生通过学习大学语文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与学习中,教师与大学生都应客观、正确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4.
国学与大学校训之间是相互彰显的,应结合国学的文化底蕴,发挥大学校训精神的关照作用,把国学与校训辩证的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5.
传教士出身的汉学家自明末利玛窦以来不计其数,然而像苏慧廉这样在中西宗教文化交往中影响深远的汉学家并不多。苏慧廉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及对中国宗教的研究,尤其是在中国宗教经典研究及翻译领域。苏氏早期的汉学研究是直接服务于在中国的福音传布,致力于基督教与中国社会文化的会通;后期的汉学研究则透过著书翻译和讲座,促进中西宗教文化交流,尤其是在佛教的西传方面做出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华夏新国学"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国学的基础上,融会中西古今,建设当代的新国学。其中,现代性与马克思主义是建设当代华夏新国学的两个关键性问题。华夏新国学只有综合创新,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解决马克思主义和其他外来文化的中国化问题和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的现代性问题,才能融入中华文化的血脉,走进中国人民的心中,成为我们生活和实践中须臾不可分离的思想和灵魂。  相似文献   
7.
国学思想在现代体育管理应用中,以其文化内涵的合理性成为当今时代的文化标签,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准则与道德规范,既注重管理层面上的和谐特质,又蕴含现代意义上的低碳要义,不仅反映了国学精神的传承性,而且表现了国学文化的现代性。借助低碳经济理论,尝试从体育管理规律、智慧、文化等方面对国学思想的低碳属性进行粗略的阐述,旨为现代体育管理实现最佳能耗和促进体育管理之道的人性回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李新德 《池州学院学报》2011,25(2):52-55,61
传教士出身的汉学家自明末利玛窦以来不计其数,然而像苏慧廉这样在中西宗教文化交往中影响深远的汉学家并不多。苏慧廉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及对中国宗教的研究,尤其是在中国宗教经典研究及翻译领域。苏氏早期的汉学研究是直接服务于在中国的福音传布,致力于基督教与中国社会文化的会通;后期的汉学研究则透过著书翻译和讲座,促进中西宗教文化交流,尤其是在佛教的西传方面做出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The notion of post-Chineseness is enlisted to analyze Vietnamese Sinology as a comparative agenda. Post-Chineseness refers to the cultural preparation and the political process of mutual acknowledgement among those who consider one another sharing (some kind of) Chineseness, practically defined according to the context and its trajectories, at each time and each site. Chineseness can thus have various, if not entirely irrelevant, meanings. Vietnamese Sinologists have relied on different kinds of post-Chineseness to make sense of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encountered Chinese to select and determine the mode of self-understanding, the purpose and a strategy to reconnect, and the normative criterion to assess and manage the relationship. Chinese Vietnamese are significantly less numerous than Chinese Malaysian, Thai, and Indonesians. However, the history of Vietnam is considerably closer to China than are those of Korea and Japan, in terms of length of merger. The post-Chineseness of Vietnamese scholarship therefore complicates its role-identity vis-à-vis China, intellectually as well as practically.  相似文献   
10.
2019年7月22日,南京大学谢欢博士对哈佛燕京图书馆馆长郑炯文先生就北美东亚图书馆发展相关问题进行访谈。东亚图书馆肇始于欧洲,起源于传教士对文史哲印刷文献的专题收集,与汉学发展紧密相关;美国东亚图书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如今美国已成为西方世界东亚研究的中心。华人图书馆员是北美东亚图书馆从业人员中非常重要的群体,三代华人图书馆员各具专长,为北美东亚图书馆发展做出了贡献。郑炯文先生自担任哈佛燕京图书馆馆长以来,主要致力于以下三方面工作:①整理裘开明、吴文津担任馆长期间收集的文献;②开放馆藏,将哈佛燕京图书馆的资源面向全世界学者开放;③推动中美图书馆员交流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