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5篇
  免费   3篇
教育   1959篇
科学研究   30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34篇
综合类   61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6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是李白,否则围绕他的奇迹,将没有一个合理解释。”此话出自五月天的阿信之口,那位被誉为李白的“他”便是台湾著名词作家方文山。或许你对方文山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但你一定知道周杰伦。当你从他口中听到“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  相似文献   
2.
《学周刊C版》2017,(14):223-224
李白不想像常人那样被科举修炼成书呆子,从心底里认为自己是诸葛武侯那样的人物,不鸣则已,一鸣就要惊人。然而,他孤傲耿介的性格和超乎常人的才学让他不得“人和”,他一生流离,空有政治抱负,未必有政治才能,并未在诗歌之外的领域取得成就,却成为常人难以企及的“谪仙人”。  相似文献   
3.
论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唐朝伟大诗人李白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李白的诗歌透出了强烈的自我意识,感情丰富、抒写恣肆豪放;艺术形象的塑造上,李白的诗歌、尤其是山水诗,善于借助夸张等手法,运用奇丽的想象描绘充满神异色彩的理想世界。李白的诗歌,结构跌宕开阖,寓含世事万变,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李白的诗歌在艺术表现上呈现出多维度的特点:除了清雄飘逸,还有许多诗作的语言得力于乐府民歌的熏染,朴实无华;他的诗歌创作,除了具有浪漫主义手法外还经常运用现实主义手法。这些艺术特点,使李白的诗歌具有非同一般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山水诗不自李白创始,而自李白达到出神入化的高峰。在仕途失意,遭贬而投荒之年,李白将精神寄托于自然,将情感倾注于山水,追求人与自然的浑然合一,追求乐天适性,写下了大量“我与景浑”、“神与物游”的山水诗。在诗人的笔下,山水是恬静的化身,是悲情的象征,是激情的载体,是诗人心灵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5.
李白终其一生都在践行宛如预言般的"谪仙"使命,希企能够像道教始祖老子一样"为圣者作师",佐君致太平,而后复返仙界,无死无忧。从少年游历、遍访神仙到中年求取"功名"、辅弼"天皇",再到拜受道箓、入道烧炼服食,其间虽亦有或来自儒家之用世观念,或源于诗人自身强烈欲望的思想元素,但总体上说,将治国治身信仰兼于一体的道教堪谓其一以贯之的思想底色。鉴于李白始终如一的深厚道教信仰,以及剑在道教中的重要地位和丰富内涵,我们有理由说作为道教徒的诗人李白,他对剑的钟情虽有其粗犷豪放之性格与尚侠之文人心态的原因,但道教法剑的信仰内核在其心态之塑造以及思想之流露、作品之构思方面,同样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李白的崇道旨趣,从早、中期到晚期有一个由"托形剑化"而至神仙服食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李白诗歌创作具有的强烈的主观色彩、奔放的抒情,他的诗歌也正是以丰富奇特的想象,大胆的艺术夸张,既为世人展开无限广阔的幻想世界和壮丽多彩的形象领域,也充分地表现诗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本文简要从想象这个角度对李白诗歌艺术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7.
殷墙《河岳英灵集》称。李白《蜀道难》“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奇”者,别创新路,尽脱超凡,不拘陈套。《蜀道难》“奇”在何处?前人已有相关的评论,本文试在前人说法基础上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8.
关于李白的出生地,历史学众说纷纭,无一定论。20世纪70年代初,敦沫若考证李白出生于中亚碎叶,但由于将史料中公元421年的历史事件与其后200年隋末的另一历史事件相混淆,此论无疑是错误的,本对80年代关于李白出生地两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了剖析,否定了李白“出生于长安”和“李白是蜀生之蜀人”的结论,并清理了研究李白出生地应该依循的脉络和参照的史料,对从何处下手的问题也提出了作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李白的政治抒情诗,把个人的遭遇寓于国家社会之中,对唐帝国内部各种社会危机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并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表示了自己深深的忧虑。  相似文献   
10.
李白的《将进酒》流传甚广,其中“五花马”一词的注释一直是两说并存,对其正确的解释将有助于今后的阅读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