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泰山医学院阅读疗法课题组选择了30名因童年创伤引发抑郁障碍的大学生为阅读疗法实验对象。采用交互式阅读疗法、心理咨询法、音乐疗法、群体支持法相结合的立体化治疗方案,并将中医的论治流程、中医方剂学的配伍原则、中医郁证的情志疗法与阅读疗法原理相结合,提出了阅疗治法、选书类别、靶向投书、检测效果及书方配伍的阅读疗法施治流程。通过了解抑郁知识,接受抑郁现实;阅读别人的抑郁症,宣泄抑郁情绪;讲出童年创伤,疗愈内在小孩;学习抗抑郁方法,驱除消极思维的递进式分段阅疗,最终取得了实验对象治愈率达70%以上,有效率80.3%的良好效果。经对疗愈作用大的文献的药性分析,组创了疗愈童年创伤引发的抑郁障碍阅读疗法配伍成方。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制大学生抑郁障碍阅读疗法书方,泰山医学院阅读疗法课题组采用贝克抑郁自评量表对6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抑郁状况调查,筛选出25名因失恋导致抑郁障碍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结合中医的情志疗法、认知疗法及阅读疗法理论,提出了"疏郁安神,移情易性"的治法。吸收中医方剂学配伍理论精华·制定了书方配伍原则,并按患者的个体差异推荐阅读疗法书目,测评疗愈效果。通过宣泄情绪、疏通郁结,疗伤止痛、领悟修通,合理归因、根治创伤三个治疗阶段,最终实现了让80%的实验对象走出抑郁的良好效果。经对推荐文献作用的深入分析,提炼出疗愈大学生失恋引发的抑郁障碍的配伍书方。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隐匿性抑郁症大学生群体从自身封闭状态向接受阅读疗愈干预意愿转移的影响因素,基于推拉锚定模型,构建了隐匿性抑郁症大学生群体阅读疗愈参与意愿影响因素模型。面向隐匿性抑郁症大学生群体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数据采集,利用结构模型分析数据,结果表明:对于隐匿性抑郁症大学生群体参与阅读疗愈的意愿而言,拉力因素(感知有用性)和推力因素(同伴支持)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锚定因素(隐私披露、惯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建议阅读疗愈实施者提高隐匿性抑郁症大学生群体对阅读疗愈实施的感知有用性、注重隐匿性抑郁症群体隐私保护、削弱惯性影响并提供同伴支持的友好阅读环境。图3。表5。参考文献50。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聊城大学图书馆开展疗愈系阅读推广活动——“解忧树洞”与“解忧书方”的实践工作,对疗愈目标、疗愈形式、疗愈书目三方面的活动设计理念进行介绍,对“解忧树洞”的活动要点,“解忧书方”的编制思路及疗愈过程进行阐释,并基于以上提出开展阅读疗愈服务的几点工作经验及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5.
依据阅读文化学中"分众阅读""分类阅读"及"阅读疗法"的学理,分析了绘本对于不同年龄层次群体的情绪疗愈效用,重点评介了台湾大学图书资讯学系暨研究所教授陈书梅女士编撰的《从迷惘到坚定:中学生情绪疗愈绘本解题书目》与《从沉郁到淡定:大学生情绪疗愈绘本解题书目》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阐发了两书对于青少年学生群体情绪疗愈的针对性作用,及其对学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讨论了阅读具身认知理论对阅读疗愈中指导的需求,选择有指导的阅读疗愈中比较典型的环节和影响因素,进一步研究阅读疗愈的机理,认为阅读指导对激发读者阅读期待具有积极作用,阅读期待的激发有助于增强治疗对象目的导向的动机行为;阅读指导在团体交互式阅读疗愈中,交互环节的团体形式、议题内容及成员表现所释放的积极倾向和信息量是影响阅读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从2007年到2013年,台湾大学图书资讯系的陈书梅教授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分别从大学生情绪疗愈阅读素材及其疗愈效用、小说对大学生的情绪疗愈和绘本对大学生的情绪疗愈三个方面研究了大学生的情绪困扰问题及如何通过阅读进行情绪疗愈。通过研究,建议大学图书馆充分发挥馆藏资源优势,提供相应的情绪疗愈阅读素材,协助大学生通过阅读缓解个人负面情绪并解决情绪困扰问题,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体现大学图书馆的社会责任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阅读疗愈师在我国是一个新兴职业,无论是理论探索还是实践积累均十分薄弱。其职业实践尚缺乏统一的规范与标准,处于边学习、边摸索、边实践状态,且学界对阅读疗愈师职业的研究重视不够,主要表现为研究成果少,缺乏聚焦阅读疗愈师主题的系统研究。《阅读疗愈师》作为一部专门描述阅读疗愈师职业活动的作品,系统、完整地塑造了一个典型的阅读疗愈师形象,使我们得以管窥阅读疗愈师的职业属性、工作模式以及专业胜任力构成等,这对我国阅读疗愈师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朱敏  张纪玥 《图书馆杂志》2024,(4):22-28+36
阅读对人类心灵的疗愈和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传记作品因兼具真实性、绵延性、情感性和启示性等方面特性,具有激发情感共鸣、深化自我反思的疗愈价值。女性传记强化女性被书写权、关注女性群体共性,给女性读者带来的启示也更具针对性。本文旨在探讨中外女性传记中的阅读疗愈内涵,并以4部具有代表性的中外女性传记作品为例,解析其在情感抚慰、精神引领、认知启发等方面的疗愈价值,以期引起相关读者和阅读推广人对女性传记类的阅读疗愈书目资源的关注与利用。  相似文献   

10.
宫梅玲老师的新著《读祛心病》,汇集了作者20年阅读疗法实践中的39个典型案例,展示了一个优秀阅读疗法师清晰的阅读治疗流程和极具说服力的疗愈效果。文章从信息流角度分析了该书的阅读疗法作用机理,提出阅读疗法的施治过程是一个阅读疗法师与求助者、环境等多种信息交换融合、畅快流动的过程,侧面验证了阅读疗法及宫梅玲实证研究的科学性,肯定该书是一部助人摆脱抑郁症等严重心理问题的佳作。  相似文献   

11.
通过系统梳理日本国民“疗愈”理念发生、发展的历程,引导出日本“疗愈系”书籍概念,并从书目疗法的角度入手,对日本“疗愈系”书目进行分类分析。  相似文献   

12.
论文通过回溯英国近现代知名人士有关读书与情绪关系的个人疗愈经验,美国科学专家等对“阅读疗法”的学理认知,以及日本当代国民“治愈”理念的萌生及其“治愈系”出品,呈现了我国海峡两岸学人对“阅读疗法”的接受传承和中国本土化社会实践的成果,认为遴选并推介具有“阅读疗愈”内涵的“书方子”,是当下加强个人情绪管理和心理建设,深耕、拓展和创新全民阅读的题中应有之义,进而呼吁图书馆在现时代的读者服务工作中应积极开展“情绪疗愈系导读书目”推介活动。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研究表明:阅读疗法对治疗抑郁症具有费用低、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的优点。抗抑郁书方(书药处方)的研制是世界各国阅读疗法研究的重点。该文根据多年大学生抑郁症阅读疗法书方研究经验,以《生命的重建》为例,介绍了这本抗抑郁有效验方的研制过程及其适应症、作用、服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分析了该书的药性及作用机制,提出了阅读疗法书方研制要遵循科学化、规范化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公共图书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面向乐龄读者的阅读疗愈服务,能够有效帮助乐龄读者缓解焦虑、孤寂等不良情绪,帮助乐龄读者走出心灵困境。通过分析阅读疗法的研究现状,总结公共图书馆开展面向乐龄读者的阅读疗愈服务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公共图书馆开展面向乐龄读者的阅读疗愈服务的4种途径,对阅读疗愈服务在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前景作出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15.
疗愈书目被认为是开展阅读疗法的重要环节。大多数疗愈书目建设采用一般书目描述和组织方法,但在将读者内心及行为同图书建立有效联系方面有所欠缺。“情感图书馆”项目探索和实施基于“情感”来对图书进行描述、组织和推荐的方式,为疗愈书目建设和服务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文章通过对该项目进行分析,提出促进疗愈作用发挥的非自助类图书描述、组织、推荐和支持的相关建议,为疗愈书目建设和服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论文从梳理"阅读疗愈"的历史与现状入手,阐释了"阅读疗愈"服务公众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指出:图书馆界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将"阅读疗愈"制度化,开展"跨界"合作研究,还提出了构建符合国情的"阅读疗愈"体系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阅读疗愈的视角,观照了具有医生及心理咨询执业资格的当代知名女作家毕淑敏的有关小说、散文,探究其创作在文学欣赏价值之外的心神疗愈价值.认为毕淑敏语言平实、感情温厚、思想进取的创作风格,加上多年行医及心理咨询的独特专业素养,使其作品对于读者而言,具有心理疏导和精神抚慰的独特阅读疗愈价值,她无愧于"文学心理疗愈师"及"...  相似文献   

18.
"疗愈系书目",是指掌握了"阅读疗法"的专业工作者,为纾解甚而疗愈目标读者的各种情绪困扰而精心选编出来的导读书目.文章通过评述适合高等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五种中外"疗愈系书目",解析了南京大学研究生院2020年开设的"阅读疗愈与文艺名著审美导论"课程案例,提出了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如何利用中外阅读疗愈书目,开展"阅读疗法"导读服务工作,以及大学生如何按照自己的情绪疗愈需要,选择必要读物以求阅读自愈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阅读疗法的有效性,通过问卷调查、量表检测、实验和访谈剖析阅疗对象的认知现状、心理问题、问题成因,在此基础上进行书方分层配伍与过程分段施治,并验证其疗效.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问题往往具有多发性和多成因的特点,针对这些问题和成因,提出金字塔体系书方配伍方法,并借鉴药理学和临床医学理论进行分段施治,实验证明:自下而上设置的综合类、症状类、成因类书方,在阅疗对象的自我认知、对症治疗、对因治疗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为阅读疗法辅助心理问题的"标本兼治"提供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20.
诸多研究和实践表明,“阅读疗愈”与“艺术疗愈”皆是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助方式。在公共图书馆环境中,“艺术疗愈”可以视作“阅读疗愈”的一种延伸实践方式。文章就“艺术疗愈”的概念、类型和特点进行简要介绍,从理论基础、实践现状和现实意义3个维度展现了它在图书馆儿童读者服务方面的适配度,同时从文献资源供给、空间建设、服务内容等方面作了系统阐述,进而提出在儿童阅读推广服务中应用“艺术疗愈”的四个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