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师:你们是怎样知道已经到了上课的时间呢?生:听到上课的铃声,我们就回到了教室。师:对,是上课的铃声把我们召回教室。现在,老师正在讲课,坐在教室各个角落的学生是不是都能听到老师的讲课?生:是。师:以上这些生活中很平常的现象包含着许多的科学道理。要想了解这些科学道理,我们首先必须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下面,就请同学们从这些平常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一、创设问题。激发兴趣。 师:你们听到老师说话吗? 生:听到。 师:现在老师正在讲课,坐在教室各个角落的学生都能听到老师的讲课,那说明声音的传播方向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3.
师:同学们好!今天有机会跟大家一起学习,老师感到非常高兴。相信同学们上课的表现,一定会让老师更加高兴的,你们说是吗?为了感谢同学们的支持,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送给大家。(出示课件,播放音乐《老鼠爱大米》)师:怎么样,喜欢吗?生:喜欢。师:听到这美妙的声音后,你们想知道什么?(板书:问题)生1:我想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生2:我想知道声音的高低与什么有关?……师: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还真多,要想知道这些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还要掌握它的研究方法。你们有信心吗?生:有。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自然第十册【片段一】师:现在我们知道耳朵的构造了,谁能猜想一下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生:我是这样想的:声波由耳廓传播到外耳道,外耳道传播到耳膜,再到耳蜗,耳蜗抖动,听神经连着大脑,耳朵就可以听到声音了。师:哪位同学再猜测一下?[反思:科学探究既是学习方式,又是课程目标,而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猜想在传统教学中是很少见的。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我先让学生猜想:“谁能猜想一下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然后在以下教学步骤来验证他们的猜想是否正确。目的是使学生找到正确的思维方向,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  相似文献   

5.
(A)Can Fish Hear Sounds?鱼能听到声音吗?我们都知道,鱼能听到声音。然而你看到过鱼的耳朵吗?其实,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海洋中的奇特现象,例如:鱼的耳朵在哪里;声音在水里怎样传播;鱼类的声音所传达的信息是什么等等。那么在这些问题中,哪些已经了解清楚,  相似文献   

6.
课前预热:师:同学们进教室时,虽然无声,但我能听到你们心中的声音。有的说,嗬.今天这么多老师;有的说,嗯,有点紧张;有的说,哈哈,我今天又有机会表现自己了。(继续神秘地看着学生)你们现在的眼神告诉我,咦?老师咋知道的?(孩子们更加好奇地笑)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样听到你心底的声音的吗?(生兴奋地叫,想——)保密,等会儿再告诉你们。  相似文献   

7.
一、一音引入,激活印象师:老师这里录了一个声音,可时间长了我不知道是什么声音了。谁能帮老师判断一下?生:苍蝇的声音——嗡嗡嗡。生:蚊子叫声。师:再想想,你还在哪里听到过这个声音?生:是芦笛声,我在奶奶家的池塘边听到过,我还自己做了一个。  相似文献   

8.
【课堂实录】师:自然界有许多美妙的声音,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听,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课件播放各种声音)生1:我听到了鸟叫,想到了鸟在树上叫喳喳。生2:我听到风在呼呼地吹。生3:我还听到了小溪在哗哗地流淌。师:这么多美妙的声音,我们如同进入了一个广阔的音乐厅。就让我们一起在这广阔的音乐厅里听一听秋的声音吧。(板书课题:听听,秋的声音)(齐读课题)师:打开课文,听老师读课文,感受一下秋天有哪些美妙的声音?(范读课文)师:你们想读这篇课文吗?生(齐):想。师:请大家自己读一读,带有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有哪些不理解的词和同桌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奇妙的声音王国》单元的第一课。声音是自然界非常普遍的现象。至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一般没有留心去思考过。基于学生这样的实际,教者设想从学生非常熟悉的问题入手,让学生经历“倾听声音”、“制造声音”、“认识声音产生时物体的变化”等一系列研究声音的科学探究活动,进而得出“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振动有关”的科学结论。一、倾听声音师:同学们,刚才你们听到什么了?(教师示意上课铃声)生:上课铃声。师:上课铃声在提醒我们干什么?生:该上课了。(上课。起立。同学们好!老师好!)师:同学们,生活中除了…  相似文献   

10.
【问题呈现】案例一:这是一位教师教学《乡戏》(苏教版第8册)的片段: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对城里的夜很是熟悉。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乡村,领略一下乡村晚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生兴高采烈地齐读课题:乡戏)。读了课题,在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生:我好像看到了乡戏。生:我好像看到了乡村的戏。师:在你眼前到底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能描述描述吗?(生沉默)师:比如说,看戏的人怎样?舞台怎样?演戏的人怎样?生:老师,乡戏与我们在剧院里看到的戏有什么不同吗?师:那当然不同了。生:老师,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是乡戏。生:老师,乡戏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在《江雪》一课的教学中,我见到同一问题的两个不同的处理方式。(一)师:同学们,这首诗咱们学完了,学得很好,老师想问: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生1:老师,我有个问题。这位爷爷为什么那么冷的天还要到江中钓鱼?生2:我想是因为那老爷爷家里穷,没什么吃的了。生3:可能那老爷爷钓了鱼是要去卖的。师:有些道理,你明白了吗?生1:哦!(恍然大悟状)生2:老师,江面结着冰,不可能钓鱼的。师:是吗?有不同看法吗?生1:那有什么,可将冰凿破呀!生2:有时天冷,河面不一定会结冰的。师:哦!是这样,你明白了吗?生:嗯。(二)师:学了这首诗,还有不懂的问题吗?生1:老师,那…  相似文献   

12.
片段一师:今天有这么多领导和老师来指导我们学习,你们高兴吗?生:(异口同声)高兴。师:(指一生)我看你最高兴了,告诉大家你今年几岁了?生1:我今年12岁了。师:还有想说的吗?生2:我今年11岁了。生3:我今年10岁了。师:还有年龄更小的同学吗?(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生4:有,我今年9岁。师:那你们想了解有关老师的问题吗?(想)生1:老师,你今年多大了?生2:老师,您的体重是多少?师:刚才同学们问了有关我的一些问题,告诉你们,我今年27岁。至于有多重,一会儿你们会知道的。(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师:根据王兵今年9岁,老师今年27岁,你能…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50~51页。【教学重点】能探索并归纳出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全面有序思考问题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规律师:上课之前,老师想送给每位同学一个小礼物,你们想要吗?生:想!师:想要的同学赶紧上来领吧!(学生一拥而上)师:我这样发好吗?生:不好,太乱了。师:怎样发好呢?生:一组一组发或一排一排发。师:好主意!按顺序去发,  相似文献   

14.
一、聆听大自然的声音 :师 :你们仔细听 ,听到了什么声音 ?(播放电脑课件 )生 :听到了海浪声。生 :听到了火车声。生 :听到了鸟鸣声。二、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师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 ,你们拿的物品、玩具能发声吗 ?你们可以试一试 ,在小组内先听听 ,然后到其他组给别的小朋友听听。 (学生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生 :(学生下来活动 )你听听我玩具发出的声音。师 :你们的物品、玩具发出的声音真好听 ,你们能为歌曲伴奏吗 ?弹奏《假如幸福的话发出声音吧》。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用创造的声音为歌曲伴奏。气氛活跃 ,孩子们都高兴地笑了 ,培…  相似文献   

15.
案例1师:今天顾老师第一次给大家上课,你们对我的印象如何?生:很好。师:你还想对老师有更深的了解吗?生:想。师:你们能猜出我的年龄吗?提示一下:顾老师的年龄能被4整除。生1:24岁。师:你的猜测真让我高兴,如果时光能倒流那该多好啊!好了,继续猜!  相似文献   

16.
参加过很多次听课、评课活动,但今天的课堂很耐人寻味:师:今天我们学了一个新字"闻",跟老师读一遍"wén"。(生读)师:谁说说,我们怎样记住这个字呢?生:闻就是门里藏个耳朵的"耳"。师:很好,还有别的方法吗?生:闻就是耳朵的"耳"外面挡上个"门"。师:嗯,好像和上边的一样,再想想。  相似文献   

17.
康立军 《山东教育》2004,(10):44-44
片断一:师:今天有这么多领导和老师来指导我们学习,你们高兴吗?生:(异口同声)高兴。师:(指一生)我看你最高兴了,告诉大家你今年几岁了?生1:我今年12岁了。师:还有想说的吗?生2:我今年11岁了。生3:我今年10岁了。师:还有年龄更小的同学吗?(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生4:(王兵)有,我今年9岁。师:那你们想了解有关老师的问题吗?(想)生1:老师,你今年多大了?生2:老师,你的体重是多少?……师:刚才同学们问了有关我的一些问题,告诉你们,我今年27岁。至于有多重,一会儿你们会知道的。(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师:根据王兵今年9岁,老师今年27…  相似文献   

18.
师:前面,我们已经研究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问题。那么,声音又是怎样被我们感受到的呢?这就需要我们来研究感受声音的器官——耳朵。耳朵能够感受声音,而我们其他的器官,像鼻子、眼睛就没有这个本  相似文献   

19.
一、解读课题,检查预习师:齐读课题。生:盘古开天地。师:读课题要有讲究,看谁能按老师的要求读好?怎样读,就回答了“谁”开天地这个问题?生:盘古开天地。(学生朗读时强调“盘古”)师:怎样读,能回答盘古“干什么”?生:盘古开天地。(学生朗读时强调“开天地”)[语文不用概念说话,  相似文献   

20.
一、“聊聊天”对话:学读题师:(板书:“聊”)这是什么字?(生读)能组个词吗? 生:聊天。生:闲聊。师:什么旁? 生:耳朵旁。师:聊天的时候,要用耳朵听,在一起说说家常。现在就让我们来聊聊天。平时,你们爸爸、妈妈是怎样照顾你的? 生:爸爸、妈妈会问我学习怎么样,叫我好好读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