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摘要: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幼儿感知身体能力及移动性动作发展的差异,检测幼儿移动性动作发展与感知身体能力的关系。研究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了295名3~6岁幼儿(平均年龄4.5岁,标准差0.55年),按照年龄分组测试3~6岁幼儿的移动性、操作性动作发展(使用大肌肉动作发展测试第三版)及感知身体能力(使用形象化儿童感知能力与社会适应量表中身体能力感知分量表),在两个量表信效度检验基础上,采用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幼儿移动性、操作性动作发展的差异,不同性别幼儿感知身体能力的差异,采用皮尔森相关分析不同类动作与感知身体能力的关系,采用线性回归验证移动性动作发展对感知身体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大肌肉动作发展测试量表(TGMD-3)与感知身体能力分量表(PSPC-P)在本次研究中有较好的信效度;3~6岁幼儿感知身体能力与移动性动作发展有显著相关性(r=0.654,P<0.001),与操作性技能有相关性(r=0.313,P<0.05);女童表现出更高的移动性动作发展和感知身体能力的关系(r=0.346,P<0.05);受试幼儿大肌肉动作发展测试中移动性动作发展较快,操作性动作发展较慢;本次研究中移动性动作发展在不同年龄分组中呈现出显著差异(P<0.001);感知身体能力呈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P<0.001),年龄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大肌肉动作发展测试第三版(TGMD-3)与感知身体能力量表(PSPC-P)适合3~6岁幼儿移动性动作发展评估;女童移动性动作发展与感知身体能力水平均高于男童;3~6岁幼儿的感知身体能力与移动性动作发展有正向显著相关关系,移动性动作对感知身体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 2 0 1名上海市普通中学的初一、初三学生为研究对象 ,以班级戏剧量表和道德判断推理量表为测量工具对社会行为和道德判断推理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社会行为不存在年级差异 ,但存在性别差异 ;道德判断推理与亲社会行为、退缩行为不存在密切联系 ,但初三时它与攻击行为有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通过对内蒙古地区四所示范性幼儿园 2 15名 3— 6岁幼儿、采用自编的问卷进行心理健康的现状调查 ,结果表明幼儿在情绪、性格、社会适应、行为、交往、饮食与睡眠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健康的问题 ,有 1/3的幼儿存在不良习惯 ;在社会适应、行为和交往三方面 ,随幼儿年龄增长 ,存在的问题有增多的趋势 ;在情绪、社会适应和行为三方面 ,明显存在性别差异。通过改善家庭、幼儿园的教育环境 ,改变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方式 ,加强宣传工作 ,开展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幼儿的心理咨询工作 ,都是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呼和浩特地区4—9岁蒙汉族儿童心理发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地区4—9岁蒙汉民族儿童心理发展总趋势上无显著差异,但智力发展上蒙古族儿童智力发展优于汉族儿童。在智力发展的结构类型上蒙汉民族儿童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社会性发展上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性格发展上蒙汉民族儿童具有极为显著差异。呼和浩特市地区4—9岁每一年龄段儿童智力和社会性能力以及性格之间的相关是较高的。从呼和浩特地区和北京市4—9岁儿童心理发展总得分来看,大多数组之间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以动作发展为研究视角,针对当前幼儿体育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幼儿期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取向进行了理论研究,并通过对3~4岁幼儿进行为期6个月的实验研究,提出了幼儿期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依据:1)重视幼儿动作的准备与经验;2)重视练习动作的身体素质构成;3)重视练习动作的负荷强度大小;4)重视练习动作与环境的关系;5)练习动作与特定体育项目基本技术相结合等。文中还进一步提出了幼儿体育活动内容选择的一些相关建议,以期为幼儿体育活动的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3岁幼儿身体形态发育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调查和数理统计法,对上海市部分幼儿园3岁幼儿255人的身高、体重两项身体形态指标进行测量,并与同龄全国城市幼儿及日本幼儿作比较.结果表明,上海市幼儿发育良好,性别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在成长到4岁至5岁阶段,明显优于全国城市幼儿和日本幼儿.  相似文献   

7.
以自然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探讨基本运动能力训练对3~4岁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组幼儿扩大游戏活动范围的人数有显著性增加,竞争性增强,活动的焦虑明显降低,幼儿的想像力有显著性改善.  相似文献   

8.
由于缺乏游戏交往的场所、时间和同伴,当前幼儿的社会化存在发展不良的问题。混龄教育模式本身的特点使其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具有天然的优势:它为幼儿社会化的发展提供了真实自然的客观环境,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培养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促进情感和自制能力的发展,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不同的延迟策略对5岁幼儿延迟满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90名5岁幼儿为被试,采用实验法探讨不同的延迟策略对5岁幼儿在延迟时间上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延迟策略的教授,对5岁组幼儿的延迟时间有很大的影响;(2)对于5岁组幼儿,注意转移策略的教授,可以非常显著地提高幼儿延迟满足的时间;自我言语鼓励策略的教授,可以比较显著地提高幼儿延迟满足的时间;冷策略的教授,没有提高幼儿延迟满足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对大学生道德脱离现状的分析有助于指导高校开展更具针对性的道德教育,以提高其实效性.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道德脱离的合理化与责任扩散子维度得分较高,反映了大学生道德脱离主要表现为对于自己非道德行为的认知重构以及负面责任的分散;大学生道德脱离各分维度之间相关极其显著,因此对于大学生道德脱离的教育和控制需要多角度切入;大学生道德脱离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揭示了大学生道德脱离的控制需要突出对象差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西安交通大学81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比分析了男女大学生、城乡大学生的休闲方式、休闲体育项目、休闲体育行为、休闲体育消费和休闲体育形式。结果表明:(1)大学生余暇时间的休闲方式多样,但不科学。男女之间、城乡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2)大学生参与的休闲体育活动项目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男女生、城乡大学生各有偏重。(3)大学生休闲体育消费水平总体不高。男女生之间、城乡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4)城乡之间没有差异,但存在性别差异,男生比女生好。(5)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形式主要是临时伙伴和固定伙伴。城乡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但男女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抽取小、中、大班各36名幼儿,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比较研究了三个年龄段幼儿在对故事发生地点理解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每个年龄班幼儿的阅读理解与听读理解效果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小班幼儿和中、大班幼儿之间不论在阅读理解效果上还是在听读理解效果上存在显著差异,而中班与大班幼儿之间的理解水平不论在阅读理解上还是在听读理解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随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对故事发生地点的理解水平越来越高;中班幼儿的理解出现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3.
探讨平衡能力的增龄性变化特点及相关因素,为改善不同年龄段平衡能力提供参考.方法:以20~69岁国民体质监测人员35112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闭眼单脚站立作为评价人体静态平衡能力的监测标准.利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静态平衡能力呈增龄性降低,在35~44岁显著降低.男、女性各年龄段平衡能力随年龄递增的变化走势相同,男性各年龄段静态平衡能力优于女性,除20~24和40~44岁两个年龄段外,其他年龄段性别间具有显著差异.2)静态平衡能力和反应时、BMI指数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和坐位体前屈、握力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结论:反应时、肌肉力量和柔韧性随年龄增长的改变可能是引起静态平衡能力随年龄增长发生改变的重要原因.运动和控制身体重量可以明显提高和改善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大学生道德认同问卷、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问卷调查了G大98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以期了解新疆大学生当前道德价值观认同情况和网络使用中偏差行为的现状,探讨大学生道德认同和网络偏差行为存在的文化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等情况,探索道德认同与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关系以及道德认同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预测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教育手段,推进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结果表明,G大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较为认同现有道德规范,表现出较高的道德认同水平和较少的网络偏差行为;道德认同能负向预测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  相似文献   

15.
以1165名在校学生为被试,对中学生抑郁、焦虑、人际敏感与体育锻炼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中学生抑郁、焦虑、人际敏感病态检出率分别达到4.5%、5.7%和5.0%,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整体情况与产生良好身心效果的要求存在明显的差距,性别差异显著;不是每个体育锻炼因子都能对抑郁、焦虑和人际敏感起显著的积极作用。存在因子差异,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6.
幼儿是成长发展中的个体,在音乐活动中有素质能力上的差异。教师要细心、反复地观察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特点,将音乐教育的原理、内容与幼儿活动相结合,切合音乐教育实际需要对幼儿进行教育,有效地发挥音乐艺术教育特有的教育功能,逐步完成音乐艺术教育促进幼儿发展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河南省大学生的恋爱幸福感现状,笔者采用大学生恋爱幸福感问卷对280名大学生进行团体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恋爱幸福感性态度因子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来自城市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恋爱幸福感的某些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类型的大学生恋爱幸福感存在差异,恋爱幸福感总体趋势良好。  相似文献   

18.
在学习和研究国内外自主学习理论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高中物理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得知:(1)不同类型学校的物理教师对自主学习有关知识的了解和对自主学习的态度、评价不同;(2)物理教师对自主学习的认识情况与所教班级学生的自主学习总体发展水平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3)不同类型学校学生的物理自主学习发展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4)高中学生物理自主学习发展水平跟物理学业成绩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5)高中各年级学生在学习方法的自主选择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I(6)高中男、女生自主学习发展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在此基础上,依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中学物理课程标准》,提出培养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9.
探讨动作发展视角下,依据3~6岁幼儿身心发育特点所设计的功能性练习方案对粗大动作能力的影响,为幼儿粗大动作能力促进、教师教学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选3~6岁幼儿249人,分为实验组(124人)和对照组(125人),前者完成功能性练习,后者进行常规体育运动,干预时间为24周。通过系统分析法,确定幼儿功能性练习方案的内容、原则及要求,使方案更加科学、系统和实用;干预前后使用TGMD-2量表对各年龄段实验组和对照组幼儿粗大动作能力进行测评。结果:1)实验组大、中、小班幼儿粗大动作总分依次为(88.09±5.73)分、(79.69±5.77)分和(64.94±9.54)分,较干预前提高(32.37±6.93)分、(30.69±9.07)分和(32.57±8.20)分,变化显著(p<0.01);2)对照组大、中、小班幼儿粗大动作总分依次为(65.51±8.76)分、(54.24±9.19)分和(47.27±11.92)分,较实验前提高(8.80±6.97)分、(6.16±8.70)分和(16.42±8.81)分,变化显著(p<0.01),但对照组干预前后各年龄段幼儿位移动作得分、控制动作得分及粗大动作总分变化差值均显著低于实验组(p<0.01)。结论:常规体育运动对幼儿粗大动作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存在个别动作变化不明显、掌握不稳定等情况。幼儿功能性练习设计为“动作模块”与“素质模块”,前者将3~6岁幼儿的动作学习系统地划分为3个层次,为教师设计练习方案提供了依据;后者可针对幼儿特定身体素质进行科学锻炼,动作学习中兼顾身体素质的发展。功能性练习对幼儿粗大动作各指标均有显著影响且优于常规体育运动,对促进粗大动作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学生教学认识信念是影响其数学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调查发现,侗族初中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学学习方式信念雏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知识稳定、学习速度和学习方式三个信念雏度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数学知识结构、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学习方式的信念是预测数学学习成绩的重要变量.改善学生数学认识信念,教师应树立有效的信念、以民族数学文化为宝贵资源,尽量保持行为与信念的一致,因势利导消解学生无效信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