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任玮 《职大学报》2011,(5):44-47
北魏文明太后冯氏,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位杰出女政治家,作为太和改制的开创者和主持者之一,对北魏的汉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正是由于她出身汉族血统,自幼受汉文化的深深熏陶,宫廷生活也使她了解了汉人的治国方略,在掌权之后才能大规模的推行汉化措施,重用汉人,并对孝文帝进行汉化教育,加速了北魏的汉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北齐、北周时期的推行胡化反对汉化政策进行了仔细的分析,认为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胡化”不是“反汉化”的逆流,北齐、北周统治者为了稳固地立足于中原,他们都要在“胡化”的前提下,走“汉化”之路。“胡化”在这里已不是本性使然,而是为了维护其特权地位,“汉化”是为了适应封建制的发展,从而巩固其统治地位。“胡化”和“汉化”是这两个政权发展过程的两个方面,“胡化”的本质是走“汉化”之路。  相似文献   

3.
自五胡乱华以来,北方民族曾多次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面对庞大的汉族群体和成熟的汉文化,少数民族几乎毫无招架之力最终都被汉文化所同化,当然满清也不例外。但这种观点仅是从汉文化的角度来考察的。事实上清朝统治者担心汉化会威胁其统治根本,统治者在很大程度上是抵制汉化的。  相似文献   

4.
萨都剌其人其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诗歌史上,人们一向认为元代诗歌在成就上远逊于唐诗,而且也不如宋诗,但是作为诗歌发展脉络的一段桥梁,元诗确有其自身的特点。就元代重要诗人萨都剌及其诗歌创作,可以看出元代西域诗人在汉民族文化的影响下,诗歌内容和特点逐渐汉化,这足以引起人们对元诗的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5.
学海 《阅读》2007,(3):45-45
同学们,我们使用的许多程序都是经过汉化处理的。如果你认识了图标,记住了常用的命令单词,那么即使是英文的对话框或窗口跳出来,你也能正常操作!File(文件菜单)下重要命令有  相似文献   

6.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上较全面、成功的一次改革。改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历史发展的必然。然而,通过改革国力达到鼎盛的北魏王朝,在孝文帝死后仅30余年便迅速地分崩离析,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全盘汉化,尤其是大定姓族、对门阀士族制度的移植,使得尚无文化积淀可言的鲜卑贵族迅速腐化,而腐化则是导致北魏亡国的根本因素。改革中的扬弃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攒言子是云南曲硐方言中的一种特殊的言语现象。攒言子不同于隐语、歇后语。在曲硐,攒言子主要为回族使用,绝大多数曲硐人认为攒言子是回族创造的言语形式。攒言子实际上源自于古汉语中的"藏词",是回族先民在语言汉化过程中学到的。  相似文献   

8.
沙陀汉化问题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代时期的沙陀,按中原王朝传统的模式建立政权,继承唐代制度,重用汉族知识分子,重视发展汉文化,并接受儒家思想,开始懂得中原王朝传统的立国之本、治国之道,在建立政权时开始改变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但这一时期,沙陀统治者思想中还存在着游牧经济观念的残余,也有轻视儒臣的倾向;在社会生活方面依然保留着许多游牧民族的文化习俗。五代时期的沙陀正处于汉化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词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表现着人们的各种情感,词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也在发展过程中发生着变化,到了苏轼,他用词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士大夫化"的抒情主人公,他忧国爱民,"深有抱负",他热爱生活,感情丰富,他饱经忧患,覃思深虑.  相似文献   

10.
笔者认为,孝文帝安排"六辅"时,是从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的:一是希望"六辅"在其死后能继续推进他的事业;二是希望"六辅"在其死后能维持一个稳定的政局;三是希望求得"六辅"内部力量组合的平衡,以维持"继子"元恪的统治地位.但是,孝文帝死后,"六辅"很快就因为其内部力量组合的失衡而解体."六辅"解体之后,外戚专权、群小用事,孝文帝的事业,虽然在局部得到了推进,但总的来说,已经在逐渐走向衰败.  相似文献   

11.
利用母语思维正迁移促进二语写作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语思维是二语写作中的一个较为常见的现象,而以往的研究大多侧重于母语思维的负迁移作用上.事实上,母语思维的影响并不总是消极的,母语思维对二语写作的积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利用母语思维的正迁移,可以提升二语写作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语言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较少采用文学作品的原因。它反映了语言研究和文学研究的历史性分歧,从而限制了文学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然而,在课堂上文学教材的采用,不仅能使之成为语言教学的一种有力的工具,而且还可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与训练交际技巧的机会。本文还阐述了语言课堂中综合教授文学方法的基本原理,其前提就是文学是语言,而语言也的确能成为文学性的。  相似文献   

13.
语义学和语用学是人类语言中的两个重要因素,学习语言重要的是做到正确,更重要也是更难的是做到得体。如何做到得体,这正是语用学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笔录的目的在于记载法律活动和法律事实,证实案件的真实程度。笔录是法律口语转换为法律书面语的再现形式,真实反映各种被问人的语言表达方式和用语习惯。笔录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法律语言运用形态,构成了笔录作为法律书面语的谈话体特色。由于笔录的不同用途,其法律语言运用有很大差距,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规范体式。  相似文献   

15.
网络效应、语言的政策性和语言滥用的市场失灵使语言的公共产品属性进一步强化。语言是公共产品但不是纯公共产品,宜采用以政府供给为主、其他主体供给为辅的混合供给方式;语言的使用主体具有层次分明的特点,因而语言的供给要采用分类供给形式;作为公共产品的语言,其供给过程要充分考虑使用主体的偏好和意愿;语言的调整是制度变迁的一种体现,要充分考虑到语言调整的路径依赖性,并将其纳入到制度变迁的成本中予以考虑。政府作为掌控资源的语言规划的决策者,在语言调整的博弈过程中,要做到中立,最大限度地反映主流文化和主流使用主体的意愿。  相似文献   

16.
Swain的语言输出理论认为,语言输出能引起学习者对语言形式的注意,能给学习者提供语言实践和反馈的机会,而且能使他们控制和内化语言知识。目前,我国外语学习者语言实际运用水平不高,我们应利用语言输出理论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外语教学水平:创造语言输出的环境和机会,提高学生对学习项目的注意程度;重视反馈,帮助学生提高语言后续输入质量;增强学生的元语言意识,培养学生外语思维的习惯。  相似文献   

17.
从人体语言学的角度对人体语言的概念,特点,人体语言在体操教学中的作用,体操教学中如何运用人体语言及人体语言的运用原则分别进行了论述,目的在于提高体育教学的技艺效果,为体操教学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8.
人体语言与体育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体语言学的角度对人体语言的概念、特点、人体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人体语言及人体语言的运用原则分别进行了阐述 ,目的在于为提高体育教学的技艺和效果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9.
通过考察美国留学生汉语口语的生造词汇,可以研究出留学生运用汉语时在母语和目的语之间转换的思维过程。我们认为,中级阶段的留学生正在尝试摆脱母语的控制,建立目的语词汇系统,但是两种语言的构词规则还处于胶着状态。在创造汉语词汇时,学习者通常从事物的本质特征出发,调出目的语的语素,再按照母语或者目的语的规则叠加,组成新词。  相似文献   

20.
研究证明,模型中的语音知识的运用、语言环境、语言焦虑,和冗余词句的合理利用对有效英语听力的影响都得到了验证。然而,文化背景、词汇量和物理环境,在本文的研究范围内,都不足以构成对听力理解的决定性影响。学习者应抓住主要矛盾,将精力集中到决定性的关键因素上,从而提高听力理解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