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说到图书营销,一般都认为是出版社发行人员为了扩大图书发行量,通过一系列推介、宣传和造势活动而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引导读者购买图书的行为。并且还认为图书营销策划是在图书已经或即将出现在市场上时,完全靠后期针对图书内容、作者等策划出一系列宣传推广方案并加以实施,从而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换言之,判断图书营销策划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发行人员或市场营销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质量,建立、健全一支强大的市场营销策划队伍被认为是找到的"短板",组建高素质的团队后就可以让图书营销策划的难题迎刃而解。本文对此认识进行再解读,意在进一步  相似文献   

2.
在图书出版处于需求竞争阶段的今天,制胜法宝是通过图书营销策划增加单品种图书的销量。文章尝试回答了进行图书营销策划必须解决的三个问题:图书营销策划的内涵是什么?图书营销策划的第一责任人是谁?图书营销策划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希望能推进具有明确定位、作用的图书营销策划机制的尽早建立、尽快完善。  相似文献   

3.
浅谈图书最佳印数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贾国祥一个好的出版社的图书印数。库存量、图书的重版印刷等方面都不应该是盲目和无序的。一种图书的出版,要支付一定的费用,这些费用可以从两个方面产生:一是图书付印前所投入的成本费用,二是图书付印后的成本费用。现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4.
出版社品牌建设的基础是品牌图书.策划品牌图书要牢固树立市场观念,严把图书质量关,寻找并捕捉出版优势和出版特色,美化图书外在包装,强化营销策划功能,注重信息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5.
一、图书营销体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图书营销体系指的是,图书由出版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的过程中,促使图书商品顺利地被使用或消费的一整套由长短不同、宽窄不一的发行渠道组合在一起的一个网络体系.通过这一体系,出版社的各种图书能够不停地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运动,从而完成全部图书由出版社经流通进入读者消费的全过程.如果整个渠道环节中有某个中间商或其他中介机构不履行职责,整个渠道就有可能陷入困境.因此出版社在将图书投入流通领域时,面临着两个基本决策:第一个决策就是选择渠道结构,即渠道的长短、宽窄结构,进行市场布局.第二个决策是选择协调渠道活动的管理模式.一个出版社拥有了一个完善成熟的分销网络,就等于拥有了决胜文化市场的控制权.  相似文献   

6.
孟叶 《出版经济》2001,(2):43-45
出版社社办发行的崛起,对书业的空前繁荣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出版社作为图书的生产者,应当对产品的终极命运负完全的责任,这是符合市场规律的,社办发行这十多年来的不断上升态势,也印证了这一点。同时,社办发行在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也越来越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和深思,不少人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出版社的发行部不应成为“微型省级店”,图书发行中的一些繁琐工作可以逐步地从出版社剥离出来交给社会去做,营销策划、市场调查、信息反馈与整合等功能应当是未来社办发行的主要职责。  相似文献   

7.
营销策划越来越受到出版发行界的青睐。出版社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所作为,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图书的营销策划。图书的营销策划是一个综合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由多种不同的营销策略所构成的一个总体的图书营销计划和方法。比如图书宣传的策划、销售渠道的策划等等。出版社在营销策划方面的能力就是一个出版社综合能力及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一、图书营销策划成功与否在于是否能为读者服务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通用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认识到服务导向比产品导向更重要。于是,他决定将通用的企业设计更改为从卖产品转变为卖服务,同时,详细提供…  相似文献   

8.
美国有2.8万家正式登记的图书出版社,但能维持正常运营的只有4000家。在这4000家正规出版社中,2000多家是营利性一般图书出版社,占了大多数。其余都是属于非营利的图书分支机构①。美国出版社的类型美国的出版社按所有制性质的不同,大致可分两类:非营利性的学术出版社、营利性的一般图书出版社。1.营利性出版社美国出版业同其他产业一样,竞争也是很激烈的,而且图书市场竞争比其他产品市场竞争还要复杂、激烈得多,尤其是对于一般图书出版社来说,这种竞争更为残酷。这是因为:首先,图书的出版都是品种多、批量小、流动性强,每一种新书都有其特…  相似文献   

9.
选题策划与品牌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出版业向市场的转轨,出版社的品牌作为在读者心目中的认同标识,对于出版社的事业发展至关重要。出版社的品牌,就是出版社的特色形象。在现代社会,市场的竞争已由单一的价格竞争、质量竞争进入品牌竞争和规模竞争,出版社必须在市场中创造品牌,又以品牌赢得市场。那么,出版社的品牌靠什么来树立?毫无疑问,它靠的是出版社的产品——图书,靠图书质量、靠营销策划、靠市场运作,等等;但最基础的,是靠选题的策划。选题策划在出版社创品牌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一、选题策划必须紧紧围绕创品牌而不动摇  美国著名出版家…  相似文献   

10.
出版社如何才能塑造出自己的名牌形象呢本文将对此提出几点设想。一、有一个明确的图书出版主题,并在此主题下生产系列书和重点书是创造名牌出版社的根本图书出版发行包括编者、作者、图书、读者的四要素,塑造名牌出版社离不开这四要素,但其核心、根本是出版精品书。要出版精品书,平均使用力量不行,四面出击不行,盲目追热点赶浪潮不行,出版社必须有一个总体的出版战略,有一个图书出版的总主题,要根据自身优势逐渐形成自己的出版特色,要踏踏实实、坚忍不拔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奋进。出版社要在自己追求的总主题下经民主集中策划大的…  相似文献   

11.
依据出版社获取图书利润来源的不同,从整体上讲,可以把图书划分为两大类:一类图书是,不管其定价怎样,出版社从该图书中获得的利润是固定的,即相当于书号资源费,对于这类图书,出版社一般尽量少做,因为利润率不高;另一类图书是,不同的定价,会带来不一样的销售业绩,进而对出版社产生不同的利润效果,这类图书是出版社利润增长的动力源泉。因此,对不同的图书实施不同的定价策略,对出版社的利润增长以至达到快速发展的目的显得极为重要。出版社传统的定价模式是按照生产—发行的流程,根据图书的制作成本,包括作者的稿酬(字数稿…  相似文献   

12.
现在的教辅图书由于存在版本杂、时效胜强、利润低、不同地方要求的内容难度和内容范围不同等特点,出版社疲于应付,很多教辅图书出版社都退出了同步教辅这一市场。教辅图书已经步入了低迷期,面临着新一轮的洗牌,如何能摆脱困境,是出版社同仁正在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旦 《出版参考》2011,(27):38-39
渠道建设的概念往往是用在图书营销和发行领域,一条图书发行渠道建设的成功,往往能给出版社带来相对稳定的销售收入,甚至是开辟一块新的市场。因此,国内的出版社往往不遗余力地建设自身出版社的市场渠道,他们深知如果出版社能有一个庞大高效的渠道销售网络,他们便可以通过不同的图书发行渠道向读者销售图书。  相似文献   

14.
渠道建设的概念往往是用在图书营销和发行领域,一条图书发行渠道建设的成功,往往能给出版社带来相对稳定的销售收入,甚至是开辟一块新的市场。因此,国内的出版社往往不遗余力地建设自身出版社的市场渠道,他们深知如果出版社能有一个庞大高效的渠道销售网络,他们便可以通过不同的图书发行渠道向读者销售图书。  相似文献   

15.
学术图书是众多专业出版社的重要业务板块,实现其高质量发展是专业出版社的生存之基。本文结合笔者在学术图书出版中的工作经验,从出版社和编辑两个层面分析总结了八个要点,有助于出版社全面提升学术图书出版质量。  相似文献   

16.
库存问题是当前困扰大多数出版社的一个共性问题。库存图书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为维持图书的连续或周期性销售而备存的图书;(2)退书;(3)滞销书。第一类我们可以称之为有效库存或活库存,因为这类书只是暂时库存,可以继续销售;后两类可以称为无效库存或死库存,因为这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图书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家出版社越来越重视图书策划工作,本文拟从个人角度谈一谈出版社在加强图书策划工作中应注意的两个重要问题。 一、重视对图书策划人员的分类指导与长期培养   图书策划是一门高层次的艺术,因此“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各家出版社要加强图书策划工作,首先应从以下几方面关注对图书策划人员的选拔与培养。   1.加强对人才的指导和培养:图书策划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需要长时间的工作积累和实践锻炼。近年来,出版界涌现出一批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同时又有较强事业心的年轻人,面对出版…  相似文献   

18.
教辅图书无论在图书零售市场还是系统发行市场都是份额最大的一块蛋糕.据统计,2001年我国大陆566家出版社就已有528家进入教辅出版领域,近两年来这一数字又有所攀升.教材教辅是相当一部分出版社和新华书店创造利润的主要来源,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正因为如此,许多出版社对教辅图书的出版情有独钟,正可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相似文献   

19.
我国科普图书的出版,尤其是原创的科普图书出版工作可以说举步维艰.有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出版的科普图书有80%以上是亏本的,虽然有志于科普出版的人们怀着崇高的理想苦苦耕耘,屡败屡战,但收效甚微.就连国家花大力气组织推出的"院士科普书系"也淹没在茫茫书海中,没有掀起什么大的浪潮."科普图书叫好不叫座"甚至成为了出版界的共识.随着出版社的转制,在强大的经济压力之下,出版社和编辑们还有多大的勇气和精力能投入到科普这项两个效益都很难立竿见影的事业中,便成为了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董清松 《出版参考》2009,(15):27-27
今年,许多出版社市场营销部都感觉到了专业图书的上架压力。 大家知道,在图书销售中,读者接触到图书是产生购买的前提,因此,上架率和翻阅率就成为考核图书营销质量的关键指标。专业图书的上架压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有限的书架资源和无限的图书品种形成的矛盾。二是终端卖场专业图书的单位销售面积贡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