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4 毫秒
1.
在体育锻炼或运动训练中,人体机能随运动强度发生相应变化,心是人体机能重要的动力系统,是衡量身体健康及运动能力的重要指标,运动强度对心肌的影响一直是体育界与医学界研究的重要领域。在长期的体育锻炼下,心肌的形态结构及功能会发生相应变化。本文根据不同运动负荷下对心肌的形态结构的影响进行综述,为防治心血管疾病,选择适宜负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心室肌胶原纤维的组成、分布以及对心功能的影响,观察不同运动负荷下心肌间质胶原纤维的变化,选用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一般运动负荷组和超负荷组,每组12只.各运动组训练满8周后,分别取左心室前壁、左心室乳头肌,常规固定,石蜡包埋、制片,用Masson染色光镜观察并进行图像分析.发现对照组胶原纤维走行及分布均匀;一般负荷组胶原纤维增多,在细胞周围呈环状分布,胶原纤维鞘上纤维母细胞增多;超负荷组胶原纤维明显增多,在心肌细胞周围呈条索状广泛分布(P<0.01).得出结论:胶原纤维结构改变是很多心脏病理状态的重要特征,随运动负荷的增加,心肌间质胶原纤维显著增加,心肌结构发生明显改建。  相似文献   

3.
在长时间游泳一般运动负荷、运动超负荷及压力超负荷的SD大鼠心肌肥大模型上,观察了大鼠血流动力学、心肌力学及心肌组织学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是运动超负荷还是压力超负荷,心肌结构均发生缺血缺氧性损伤;心肌收缩性能与舒张性能均呈下降趋势,心脏发生病理性变化。提示运动性心脏的生理病理与病理性心脏有着某种类似的变化机制。左室压力瞬时加速是评价心肌收缩性能的一项较为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运动性心脏心肌收缩性的研究是运动员心脏功能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较祥细论述了经过系统训练的人和动物,在运动负荷状态下、过度运动负荷状态和安静状态下心肌收缩性能的变化特征,生理意义和预后发展.并对其产生的生理机制进行了探讨.为更深入了解运动性心脑心肌收缩性能的变化特征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观察大鼠经过大运动量后,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表明,由于在运动中心肌缺血、缺氧及心肌的强烈收缩,心肌发生弥漫性、退行性损伤。提示:心肌的损害是渐进性的病理、生理演变过程,与施加的运动负荷及持续时间呈正比。  相似文献   

6.
运动性心肌肥大是心肌细胞对运动诱发的各种刺激因素如机械负荷、体液因子以及由这些因素导致的心肌收缩蛋白基因表达改变的功能反应。它除了表现为细胞形态及功能改变外,基因表达变化是其本质特征,而细胞的信号传导则是将胞外刺激转变为核内反应的重要连接。心肌细胞本身的结构或功能改变与心肌间质组织尤其是心肌胶原有密切关系。目前,心肌肥大的信号传导通路及细胞外基质的作用已有深入的研究并取得重要进展.但在运动性心肌肥大发生中的机制仍了解有限,本文就运动性心肌肥大的研究进展及展望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以 SD大鼠为对象,在一般运动负荷、运动超负荷及压力超负荷引起的心肌肥大模型上,研究了心肌实质细胞和间质胶原成份的变化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改变。结果表明,适宜的运动负荷导致心肌实质细胞和间质胶原成份成比例增长,左心室舒张功能增强,心脏发生生理性肥大;不适宜的运动超负荷和压力超负荷均导致心肌实质细胞和间质成份的破坏,心肌细胞发生缺血缺氧性损伤和替代性心肌纤维化,间质胶原成份增生,左心室舒张功能受到较严重损伤。左心室内压下降的最大加速度是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一项较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田常根 《体育世界》2009,(1):108-110
运动负荷是体育课程教学中一个重要内容。警体教学往往重视技术教学,忽视了体育课中的运动负荷,导致学生在技能的运用时体力及协调性严重不足。合理安排体育课运动负荷,能有效的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9.
在SD大鼠运动超负荷和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大模型上发现,无论是一般运动负荷还是运动超负荷,心肌局部RAS系统均对心肌间质胶原重构起重要调节作用;ALd与心肌间质胶原的生理性重构无明显相关关系,主要参与其病理性重构,且与AngⅡ关系密切,上述结果表明,运动超负荷心肌间质胶原重构受RAS-ALd系统调节。  相似文献   

10.
运动员心脏是心脏对不同形式运动负荷在不同时期产生的适应性的改变。已有的研究提示,一般认为等张运动导致心腔扩大,等长运动导致心肌肥厚,但在实际训练中,并不存在单纯的等张或等长训练。运动员心脏增大的原因有可能是血流动力学过载、遗传因素及内分泌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超声心动技术由于方法简单准确和无创,是评定运动员心脏功能与运动员选材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于亮  尚久华  高航  王亮 《冰雪运动》2009,31(5):33-37
冰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是导致其不能出现好成绩,甚至过早结束运动生命的重要原因。对中国国家女子冰球队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显示,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腰部扭伤和腰肌劳损是主要运动损伤,比赛与训练中的致伤动作依次为身体阻截、球杆阻截、对方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等,疲劳、带伤训练、意外伤、身体局部负担过重等均是女子冰球运动员常见的致伤因素。建议应结合女子冰球运动的特点进行医务监督,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Within electromyography (EMG), a particular speciality has been developed wherein the aim is to use EMG for the study of muscular function and co‐ordination. This area of research is usually called kinesiological EMG. The general aims of kinesiological EMG are to analyse the function and co‐ordination of muscles in different movements and postures, in healthy subjects as well as in the disabled, in skilled actions as well as during training, in humans as well as in animals,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as well as during daily or vocational activities. This is often done by a combination of electromyographical and kinesiological or biomechanical measurement techniques.

Because there are over 400 skeletal muscles in the human body and both irregular and complex involvement of the muscles may occur in neuromuscular diseases and in voluntary occupational or sports movements, it is impossible to sample all of the muscles of the entire body during the performance of complex motor skills. In addition, the measurement of kinesiological EMG in sport and specific field circumstances, such as the track and/or soccer field, the alpine ski slope, the swimming pool and the ice rink, demands a specific technological and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adaptable to both the field and the sport circumstances.

Sport movement techniques and skills, training approaches and methods, ergonomic verification of the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 have, amongst others, a highly specialized muscular activity in common. The knowledge of such muscular action in all its aspects, its evaluation and its feedback should allow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movement, of sports materials, of training possibilities and, in the end, of sports performance.

Drawing conclusions from a review of the EMG research of 32 sports, covering over 100 different complex skills, including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is an impossible task. We have attempted to set standards concerning the EMG methodology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review. Electromyography and sports is a vast area and a complete review is impossible, as information will be found scattered in many different journals, including those on the sports sciences, ergonomics, biomechanics, applied physiology, in different congress proceedings, and so on. Consequently, many important aspects and possibly important publications may have been omitted from this review.  相似文献   

13.
心音信号是人体最重要的声信号,也是临床评价心脏功能状况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心音和心肌收缩能力关系的大量研究表明,第一心音幅值的变化与左心室压力上升最大速率的变化呈正相关。通过对心音信号的数字化处理来分析心脏储备的无创检测的方法,同时具有无创、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时限测量能精确到毫秒、简便、快速、费用低、可重复采用和客观量化等特点,在人体体质评价、运动训练的监控与运动员选材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运动能导致白细胞总数增多,其增多又可分为三个时相,即淋巴时相、中性时相、中毒时相,作为健身的适宜运动应在中毒时相出现之前结束。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普通大学女生为实验对象,对受试者施以三种不同的运动负荷及运动时间,检测运动前、运动后即刻的血液学指标,从运动医学角度,探讨与分析普通大学女生的适宜运动负荷及运动时间,以期为大学女生的健身运动及体育工作者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血流限制训练可产生传统高强度、大负荷训练的效果,有效提高肌肉质量和肌肉力量的同时,显著提升机体机能和相关运动素质。其机制可能是,血流限制造成肌肉缺氧,导致代谢产物积累和细胞肿胀,引起单位募集和相关激素分泌增加,从而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卫星细胞的增殖。得益其经济性和实效性,血流限制训练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健身、航天和竞技领域。血流限制的材质有弹性和尼龙两种,宽度是上半身为8至10cm,下半身为10至14cm,应根据个体静息状态下的最大动脉闭塞压(AOP)来确定压力的大小,一般在40%至80%AOP范围内。限制血流训练将成为普通人群健身和专业运动员训练的重要方法之一。未来应对其作用机制、操作流程、材质器械、不同负荷、不同时间和不同人群的效果等方面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肾上腺髓质素在运动心脏重塑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综述法,对肾上腺髓质素及其与运动心脏重塑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了肾上腺髓质素在运动心脏重塑中的作用。通过对运动心脏重塑的机制、运动与肾上腺髓质素的关系、肾上腺髓质素的生理作用、肾上腺髓质素的信号传导、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认为肾上腺髓质素是维护机体血液动力学稳定的重要因素,是运动心脏重塑的重要介质。  相似文献   

17.
心率是反映体内代谢情况的一个非常灵敏的生理指标,它以实用、简便等特点在运动实践中充当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对运动实践中心率指标的应用特点进行论述,阐明心率在运动训练的选材、负荷控制、训练方法、医务监督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为科学指导体育教学与课余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力量素质训练的专项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训练,必须遵循针对专项的力量素质特征。力量训练任务、手段和要求也日趋细化、结构化。能量代谢、动作力学、神经——肌肉系统专项化构成了力量训练专项化的内在结构与基本特征,力量训练专项化是练习设计、次数、组数、强度、速度、频率应与专项的能量、动作、神经——肌肉系统的需要保持一致,力量训练手段、负荷、要求只有在满足这些基本特征条件下才能有效保证专项化训练水平。强有力的核心肌群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类型健身运动处方对大学生身体成分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进行健身运动处方锻炼实验,探讨不同类型健身运动处方对大学生身体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学生进行不同类型健身运动处方锻炼对身体成分的影响不同,适宜的健身运动处方锻炼能减少体脂含量,增加瘦体重,改变体脂分布,促进身体健康发展.提示: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体形与体质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健身运动处方进行锻炼.  相似文献   

20.
心率监测作为一种简单且有效的监测方式,可以动态监测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按照不同学生的心脏功能,科学指导训练和比赛的开展。因此,将心率监测应用于高校的体育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可以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更好的保证高校的日常体育训练和各种体育比赛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