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荷马是西方口传文化最后一位圣人,孔子则是东方口传文化最后一位圣人。孔子从来不“写作”。他只“述”(口述)而不“作’’(写作)。他眷恋口传文学的传统。“不学诗,无以言。,,极而言之,不懂口传诗歌,连话都不能说。中国由于书写文化的统治,口传史诗被湮没,而由史书来垄断。所遗失的文学不知道有多少。  相似文献   

2.
从坚守启蒙到倡导“新国学”,王富仁先生的学术追求形成了他特有的“变”与“不变”。变化的是他对十余年来中国文化发展与学术思想发展种种问题的新的思考,是他对各种挑战的回应,而不变的则是他对“五四”启蒙文化传统对现代知识分子历史使命的体认和发扬。  相似文献   

3.
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主要在于他基本形成了中国人文取向的文化心理构造。但最具渗透力的,则是孔子以自己的生存形态和生命追求为世世代代的中国文化人标示出了一种相当稳固的人格结构。孔子文化心理结构从基本形态上看是“学”与“诲”交融的文化品格、“君子人格”以及超越自我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4.
钱穆认为,西方文化是外倾性文化,其精神要义是“开物成务”;中国文化是内倾性文化,其精神要义是“人文化成”。他解释说,“开物成务”就是:“无此物,创此物,是为‘开物’。干此事,成此事,是为‘成务”’。因此,外倾文化“偏重在物质功利,不脱自然性”。而中国文化的“人文化成”,则是从“人文”里化出东西来,象几个化学元素融合化出新事物一样。“中国文化之内倾,主要在从理想上创造人,要使人生符合于理想,有意义,有价值,有道”;  相似文献   

5.
陈军 《上海教育》2013,(31):66-68
从知识论上看,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伟大贡献就是他的“述”与“作”。他对“六经”的整理,首先表现了他对中国先贤思想的敬重,以先人之“知”为“知”,这是了不起的。墨家教弟子只习墨经,只注重自家一家之言,养成自家的学者。而孔子教弟子遍学六经,以天下“知”为“知”,所以其弟子各有成就,绝不一律。其次,表现了他对中国先贤思想的应用。孔子的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6.
成中英是当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多年来,他在海外为传播中国文化,推进中国文化的世界化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对中国文化所持的态度是“推陈出新”,他的关于中国文化现代化和世界化的理论见解以及他的“新‘新儒学’”理论体系的构想,正是这一精神的体现。从他的思想中可以反映出当代新儒家新的心态和新的走向。  相似文献   

7.
林语堂中西文化观的出发点是人生而不是文化。从这一点出发,在如何对待中西文化的问题上,他的思想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年代,林语堂极力倡导西方文化,提出“精神之欧化”的主张;30年代,他开始对中国文化进行重新审视,在批判的同时倡导中国传统文化中与他的中庸与近情人生观相符的部分;1936年移居美国后,他则站在世界文化的制高点上,逐渐形成了集他的中西文化观之大成的“中西融合”理论。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和”、“和谐”,而元代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不和谐的社会。关汉卿杂剧创作正是在这样一个社会和文化的背景下,从创作心态、团圆心理、死亡意识及剧中人物的人格美等方面表现了他对包容性极强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谐观的继承。  相似文献   

9.
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独特贡献的著名的文学家,1981年,胡耀邦同志在茅盾同志追悼大会上代表党中央所作的《悼词》中,高度评价了他毕生的历史功绩,称赞他是“中国文坛”的“一颗巨星”,是一位“为中国革命事业、中国新兴的革命文学事业奋斗了一生的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他和鲁迅、郭沫若一起,为我国革命文艺和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早在半个世纪之前,王若飞同志在重庆文化界庆祝茅盾50诞辰周年的时候,就曾赞誉茅盾是“中国文化界的一位巨人”。张光年同志在1986年纪念茅盾诞辰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称他是“文化巨人…  相似文献   

10.
梁漱溟与现代化的关系如何,梁漱溟(1893年——1988年)逝世后,党、国家和人民给他作出了实事求是、郑重崇高的评价,称赞他“始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是中国共产党的老朋友”,“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学者,是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为弘扬民族文化,扩展中外文化交流,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国人世人也公认他为中国现代新儒学的创始人、中国现代的孔夫于、贯通古今东西文化的世界文化名人和当代中国“一位一生从事思考人类基本问题的卓越的思想家”以及“最后一个儒家”。这样,本题又转换成为中国文化(含民族传统文化)、孔子孔…  相似文献   

11.
这“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本是龙应台先生养在《文化是什么,文化在哪里》的,2008年6月被湖北借来做了高考作文材料,同年8月又被《意林》展销。对照看看,龙先生原作的“流浪狗”是用来和“随便一个人的“他”观察思考与侃谈文化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明的宗旨是重所学知识的现实实践价值,因此中国传统文明形态具有实践价值,因此右国传统文明形态具有“学而优则先”的特性。这种特性造就了中国的文化基准层次结构:在“政治本位”制度下表现为“学而优则仕”,成为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的推动力;在“经济本位”制度下则体现为“学而优则富”,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中国应以“则优则先”的传统文化为基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1.第(1)问关于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参考答案表述欠妥。第(1)问关于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参考答案是“从分散走向整合”。分散是指缺乏联系。一提起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我们想到的是,它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人类历史,从此,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这里用“分散”一词是可以的。而材料一所说的“言语不通,嗜欲不同”,固然指民族间彼此隔绝,但主要指的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则显然是指中国文化的统一性。统一与整合是有差别的,整合是指通过整顿、协调重新组合,这里的统一则是指归于一致。答案用“从多样化走向统一”表述才比较恰当。这样,与教材的表述也是一致的。《中国古代史》教材在论述秦汉文化的特点时有这样一段话:“统一与多样化有机结合。秦朝建立了‘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统一国家;汉朝独尊儒术,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文化。但秦汉又是多民族的国家,随着边疆民族的发展,各民族的文化也蓬勃发展,形成了统一前提下风格多样的秦汉文化。”(P47)统一与多样化有机结合,是秦汉文化的一大突出特点,而第37题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文化从多样化走向统一这一变化。当然,在统一前提下,秦汉文化的多样性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4.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存在之思”、“非真实性”、“相对性”的小说观,在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革命意味。他对小说论文化、复调法、音乐性、喜剧化的文本发现,也为小说形式的开拓展示了令人鼓舞的可能性。他的小说理论和创作实践对当代中国文学启示颇多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是文化大交流时代,也是中国文艺理论开始和西方接触和碰撞.并走向更宽广境界的时代。而王国维正是自觉到这种现代文艺美学意识的重要学者。他的学术思想体现了从“小文化”向“大文化”,从“受动时代”向“能动时代”的转折,为中国现代文艺美学的发展开拓了思路。  相似文献   

16.
王朔在世纪末的中国文坛独树一帜且声名显赫。他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走红井成为九十年代最炙手可热的作家。他那调侃.若戏的文风以及谋利的商业性写作目的极为引人注目,“王朔现象”一时成为热门话题,什国青年报》甚至在s三年1月开辟了一个名为“王朔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的专栏。王朔在普通读者和评论界中引起的反应可谓毁耷参半。有人称他为“一只色彩斑斓的毒蜘蛛”‘,“美丽的罂粟花”’,说他亵读文学和读者,写的只是毫无价fRtt一痞子文学”,“文化快餐”。当然他也不乏拥戴者,他们赞扬他“给人带来了鲜活’”“,是“京都文化的…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在对苏俄、德意、英美和世界各国近代文明进行冷静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陈独秀对于中国文化更新的路径问题作了新的思考。他提出,改造和提升民族精神,是中国文化更新的根本目标;社会嬗变与精神自省,是文化更新的两大条件;主动汲取西方现代文明,则是文化更新的基本路径。在“中学”与“西学”两大文化思潮激烈斗争之际,陈独秀无所避忌地举擎“欧化”旗帜,对那种借口“国情”、“中国特点”,实则是拒绝现代民主制和市场法则、害怕自由主义思潮进入的政治势力以及狭隘的文化自是、排他心态予以坚决抨击。陈独秀对中国文化发展路径的这一新思考,实为数十年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先声,值得今人反思与回味。  相似文献   

18.
赵树理作为一个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有着重要贡献的作家,应当把他置于“知识分子”文化范畴中才能更显示其特殊意义。他的“社会角色”身份游弋于“启蒙者”与“实践者”之间,“情感角色”、“权力角色”则在“知识分子性”的自觉强化过程中被定位。在当代复杂多变的文化语境里,他的“角色焦虑”,一直以困惑、痛苦的方式呈现着。他的创作体现为对“知识分子性”的完整性的坚韧卫护和摆脱痛苦、冲出困惑的不懈挣扎。  相似文献   

19.
把细致结构的材料给孩子,让他自由地去探究,是让他走上学习科学道路的一个好办法,更是潜移默化地渗透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要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地优化实验材料。1 实验材料“问题化”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但要儿童提出与概念相关的适当问题,则需要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教师首要的是为儿童提供“问题化”的材料,把要研究、发现的问题蕴含在有结构的材料之中,使儿童的认识活动向着有效方向发展。如《毛细现象》一课,开头教师用“毛巾吸红水”的实验展示在学生面前,很快面对这组材料所发生的作用提出了“以前水…  相似文献   

20.
墨子,是战国初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从“万人不可衣短褐”所演绎出来的狭义“非乐”观和“衣服带履,便于身”的广义“非乐”观,是他实用主义的“非乐”服饰美学思想的核心内涵;既有相对的进步性,又有相对的局限性。他所揭示的关于“染苍”、“染黄”的服饰审美文化现象与社会风尚紧密联系的学说等,则是对中国服饰美学思想蕴涵的丰富和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