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出版业改革已进入制度攻坚的新阶段,产权改革是必须通过的关口,出版业进行产权改革具有三大功能.出版业的产权改革,可以借鉴国内外成功采用过的"黄金股"制度.出版业制度创新及资本运作可从产权多元化、产权流动化等方面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2.
郝婷 《编辑之友》2016,(3):30-33
当前我国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的主要制度安排,有市场准入制度、内容审查制度、行政执法制度等.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中,政府制度创新存在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文化市场发育的不完善、文化产业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等制约因素,政府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文化市场监管制度、提供有效的产权制度、构建文化市场信用制度,在政府制度创新方式的选择上应注意两点:“初级行动集团”与“次级行动集团”相配合,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并行.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转型、体制转变和公共产品短缺时代推进城乡公共图书馆一体化发展,制度建设是纲,一体化发展是目。制度缺失是当下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瓶颈。图书馆治理的目标是公众不断扩展和深化图书馆权利,核心是制度安排。当前图书馆治理面临强制力过强和诱致力不足的双重困窘:自上而下的强制治理缺乏公众参与和诉求表达机制,自下而上的诱致治理遭遇体制机制障碍。通过创新服务理念,改革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上下互动、交互理性的公共图书馆制度框架,来破解公共图书馆服务中政府失灵、市场失灵与志愿失灵共存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黄先蓉  贺敏 《出版科学》2021,29(1):12-20
版权是出版业的资源性资产,也是其创新发展的关键.版权保护为出版业营造良好的创新发展氛围,版权运用促进出版业实现创新发展目标,成为出版业创新发展的两个重要着眼点.法律制度、资本、技术共同作用于版权保护与运用,是出版业创新发展的驱动因素.然而,法律的滞后性、资本的趋利性以及技术的两面性也制约我国出版业的创新发展.因此,应从版权保护和运用层面考虑,利用三大驱动因素进一步助力我国出版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传统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需求与制度、模式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出版业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在转型过程中,对什么是数字出版、数字出版标准化、版权保护及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外部政策、制度等方面的需求,应在版权保护、盈利模式、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并在法律法规和标准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以推动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景霞 《编辑学刊》2021,(5):97-101
中国出版业走出去融入全球出版业的步伐正在加快,国内出版市场与国际出版市场进一步接轨.海南在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过程中,根据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和加强对外传播要求,探索和发展出版创新,为深化出版改革提供制度集成创新案例,是全面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必然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选择.海南要把出版创新纳入"一带一路"倡议和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建设进程中,以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促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只有上下一致改善和调整权力至上的文化心理结构,积极搭建出版业内平等互动的平台,让更多的人参与政府制度的讨论与决策,出版业的制度创新才会真正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8.
严红 《出版科学》2001,(2):28-29
制度创新是出版业各方面创新的核心和基础。它是要通过实现出版制度的变革,调整并优化所有、经营和劳动三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各方的权利、义务和利益;同时凋整出版业的内部组织结构.推行制度化管理,有效整合资源,使软、硬件要素合理配置并发挥最大效能。它包括产权制度、经营制度、管理制度三个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创新内容。这三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并依次递进,有机相连,其中产权制度是根本性制度,经营制度即人们常称的经营机制,管理制度中以分配制度为重要内容之一。管理制度改进到一定程度,便会要求经营制度作相应调整,经营制度的凋整,必然引发产权制度的革新。  相似文献   

9.
政府制度创新的信息需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制度创新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框架内讨论了政府制度创新信息需求的形成、内容、特点和影响因素,提出了满足政府制度创新信息需求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一)出版业制度创新的目标模式现在,市场经济已被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与之相适应,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都要围绕这个目标,并为这个目标服务。在市场经济阶段,出版业既是国家经济产业的一个部分,又是国家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出版业将以市场经济的手段,来完成精神文明建设的使命。因此,我国出版业新体制的总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和出版自身发展规律的出版新体制。具体讲: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出版为手段,以精神文明建设为目标…  相似文献   

11.
企业制度创新的信息消费及其保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不仅技术创新可以看作是一种信息过程,企业的制度创新同样也是一种信息过程.文章论述了创新的信息消费原理,分析了企业制度创新中体制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的信息需求,以及制度创新各阶段具体信息消费方式,并对企业制度创新信息消费的有效保障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也论出版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创新是出版业变革的过程。这种变革是对传统出版业的扬弃。这一过程包括:革除旧的出版观念、出版制度、出版模式和出版方式,制定和提出新的出版理念、新的出版体制、出版模式和方法,建立起新的出版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3.
论述制度和制度创新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分析知识管理的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包括知识管理组织制度、知识的获取与存储制度、知识的共享制度、知识的利用与转化制度、激励与约束制度等,提出制度创新视角的知识管理结论:即提高知识管理制度供给的及时性与有效性、优化知识管理的流程、创新知识管理人员的任用制度、培养知识管理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抗战前中国金融业市场活力的弱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 中国的金融业在1927年前是一种自由市场制度,而国民党南京政府在抗战前则逐步建立起一种政府垄断型的制度。在对从前一种制度到后一种制度的过渡的考察之中,我们会引发很多思考。 林毅夫将制度变迁分为两种类型,即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一群人在响应由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我性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由政府法令引起的变迁。”[1]显然,1927年前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属于诱致性变迁;而南京政府时期则属于强制性变迁。但问题在于;南京政府时期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什么不是…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新闻出版业明确提出了“加强管理,调整结构,提高质量”的指导方针,朱镕基同志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也指出,今后必须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结构不合理,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同样也是大学出版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不尽快解决这个突出矛盾,适时调整出版结构,大学出版业就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大学出版业的结构调整,主要是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人才结构的调整。本文试就这三个方面作一点初步的探讨。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制度创新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涉…  相似文献   

16.
一、制度环境与我国广电传媒集团制度创新我国广播电视事业产业共存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我国广播电视制度变迁的结果。广播电视制度变迁有时候表现为诱致性变迁,有时候表现为强制性变迁。市场变化和政府规制在广播电视制  相似文献   

17.
在“双循环”和媒体融合这样特殊的历史时期和宏观背景下,内容创新、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驱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及实践表现值得关注。我国出版业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存在创新推动不足,并产生了一些潜在问题。应明确企业战略定位和发展动力,通过组织再造能力重塑打造创新型企业,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提升人才保障水平,打造创新生态系统,提升创新能力,以期为创新提供充足的支持和保障,促进出版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出版创新是文化创新的一部分。出版创新,最初是指选题策划要有新意,随着认识的深入和拓展,出版创新有了更广泛、更丰富的含义。要实现出版业的创新式发展,就要实现人才的创新、制度的创新和内容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认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高效运转离不开信息保障制度建设,是国家制度与信息保障制度的内在联系以及知识创新的客观信息需求所决定的。从国家制度与信息保障制度的关系出发,分析创新发展导向下的国家信息保障制度变革,研究我国创新发展中的信息保障制度建设原则与内容,探讨国家创新需求导向的信息保障制度建设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中国出版业的发展成就,可追溯表述为"核心图书产品—卓越出版人—品牌出版社"三位一体的模式导出。转型后出版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其经营方式及评价主体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对出版人身份要求与对企业家身份要求迥异,在企业层面表现为管理冲突。改制过渡期,出版企业需要在追求双效图书与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之间进行目标协调,新型企业文化构建与制度创新依然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