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康巴地理环境决定了民族文献产生的类型和内容,其文献由纸质文献和口碑文献构成.纸质文献绝大多数出自于德格印经院,口碑文献存于广袤的康巴山水之间的广大农牧民中,而成为以诸多个体生命为载体的活态文献,其中许多内容和载体已成为“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而加以保护.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应加强这些文献的挖掘与保护,并参与到相关文献的搜集、整理与利用的文化科研活动中.  相似文献   

2.
立足边远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所面临的困境,强调以收集整理民族地区文献资料为主要内容的馆藏特色建设的重要性,以康巴文献馆开馆为契机开展系列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当地经济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民族文化传承为视角,探讨口述档案与文化传承的关系,阐述口述档案的民族文化传承五方面内容,并进一步说明口述档案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变异,突出了口述档案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弥补印证历史、传承社会记忆和教育参考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口述历史具有史料性质,深受国外图书馆的重视。少数民族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若开辟民族口述历史这一领域,既是对民族史料的保护与抢救,也是对少数民族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的补充。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内容形式、载体形式、馆藏收集等方面对康巴文献进行了概述,指出了当前康巴文献收藏和保护方面值得肯定和不足的方面,这为康巴文献在以后的保护决策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例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民族文化传承为视角,在阐述满族口述档案内容与形式的基础上,分析满族口述档案保护现状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力求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多举措展开对满族口述档案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正在无文字时代或无文字民族中,口耳相传是主要的文化传播方式。这种世代相传、无形又强大的文化力量潜移默化地推动着社会的前进,形成了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口述档案与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仅关系密切,并由于二者众多的相似性,口述档案还会对民族文化传承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民族文化传承与口述档案问题的提出文化是某一社会群体创造的社会成果,是人类印记的总和,也是民族形成的核心要素。"传承"一词最初是民俗  相似文献   

8.
口述资料与文献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培丽 《图书馆学刊》2012,(10):115-117,143
口述资料通常被认为是与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并列的资料来源与表现形式,但从"文献"二字的源头及其注解来看,文献可以分解为"文"和"献",其中"文"对应的是文字资料,"献"则对应的是口述资料。因此,口述资料也是文献,这在实现文献概念回归的同时,为通俗文献观增添了新的注解。作为例证,口述资料对我国古代典籍的形成和创作,亦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9.
民族医药是我国各民族的智慧结晶。田华咏自1978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民族医药的发掘与研究工作,成绩斐然,为民族医药尤其是土家医药的传承、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文章以口述访谈形式记录了田华咏结缘民族医药、发掘土家医药、潜心研究四十载的经历、学术成果和采辑土家医药口述史料的经验,旨在帮助更多读者了解老一辈民族医药研究专家的事迹,引起图书馆学界对民族医药口述历史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民族文献资源要走整体化建设和资源共享道路。文章对民族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和可能性、共建共享的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思考,进而提出了实现民族文献资源共享的措施和步骤。  相似文献   

11.
文献知识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献是图书馆出现的前提,文献知识是图书馆工作的逻辑起点,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文献知识,图书馆是一个收藏与利用文献知识的组织机构,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文献知识收藏与利用的科学。  相似文献   

12.
周生杰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23):140-144
19世纪30年代召开的几次近代文献展览会,以征集、展示各种地方文献为主,其目的在于传承地方学术传统,反映区域文化特色,凝聚民族的自信心。从各种史料中考察展览会征集文献的成就,包括:陈列地方文献的做法与效果,整理地方文献的方法与展览会在建设地方文献方面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的网络环境,简述了电子文献对纸质文献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了纸质文献仍是未来图书馆存在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在长期的研究与实践中,沈家本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法律文献的分类方法。论文从文献的体式、内容和时间的先后顺序等三个方面对沈氏的法律文献分类方法和实践进行探讨,并阐述了其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民国文献在历史分期上十分清晰,但其归类分歧很大。从逻辑上看,古籍文献与现代文献的区别主要在于内容用文言抑或白话;装帧方式为传统模式抑或现代样式。通过对晚清至1949年平装本、线装本、稿本、抄本、平装本装帧样式的外文、域外民国汉籍的5个方面的比较,说明其不同属性,认为民国文献的主要界定依据是:①时间为民国元年至民国38年(1912年-1949年);②印刷方式为雕版或活版印刷,表达方式(即语言)是文言或白话,装帧方式系传统线装或“西装”、“洋装”等平装本样式。  相似文献   

16.
从Brookes文献老化的负指数方程出发,推导出引文半衰期和普赖斯指数之间的关系式,证明他们之间不是反比关系,并用此关系式重新拟合了陈立新等人的数据。拟合结果表明:该关系式可以很好地拟合1954-1968年的数据,拟合1969-2003年的数据则出现较大的偏差。其原因可能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SCIE力学专业期刊的引文半衰期对普赖斯指数的变化率比理论值要快。此外,拟合结果还揭示SCIE力学期刊中的经典文献的引文半衰期在较长时间内是不变的。  相似文献   

17.
阐述文献教育前景的日益广阔及其地位的日益提高,论述了文献教育内容日益丰富和其方法手段日益精细,最后对开展文献教育以及应用文献资料法研究提出了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正确认识图书馆自动化建设进程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人们的观念,阅读习惯,文化素质,获取信息的渠道,计算机专业人才以及硬件环境等诸因素都将影响图书馆自动化的进程和电子文献的发展。图书馆要面对现实,正确认识和处理图书馆自动化建设与纸质文献服务的关系,脚踏实地地解决图书馆自动化建设进程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灰色文献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是读者重要的参考信息源。高校图书馆加强灰色文献的数字化建设,有利于灰色文献的保存和广泛利用。在分析灰色文献内涵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图书馆灰色文献数字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