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向产出的毕业要求达成评价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环节,以许昌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对象,对毕业要求达成评价和持续改进机制进行重构,明确毕业要求观测点与支撑课程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收集分析数据,完成基于课程目标达成的定量评价和基于问卷调查的定性评价,并基于最终达成效果,制定持续改进措施。通过优化完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持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为提升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提供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强调“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课程目标达成是毕业要求达成评价的重要依据,课程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课程组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确定了合理的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方法,将其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具体化,构建了毕业要求、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之间的支撑矩阵。课程组设计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和评价细则,对“信号与系统”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客观评价,针对达成情况提出了改进措施,以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3.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环节,基于OBE教育理念,其评价结果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依据。“环境地质学”是地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依据课程目标与毕业指标之间的支撑关系和各考核环节分数所占比例,构建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方法,对课程考核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只有4名学生未达到60%的达成度标准,反映了达成情况较好,但是仍存在薄弱环节,在后续应进行针对性教学。评价结果为该课程后续教学内容的改进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4.
李瑞  汪泉  吴红波 《科教导刊》2024,(6):107-109
在兵器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下,通过对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必修课程“爆炸安全技术与管理”的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进行梳理,制定了相对应的课程目标。基于课程目标制定了课程目标达成度比例矩阵及达成评价标准,并提出了该课程的达成度评价方法。以弹药2020―5班学生为样本,进行了该课程目标的达成度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课程目标达成度比例矩阵、达成评价标准以及对应的达成度评价方法能高效地追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针对性地跟踪每个学生对各课程目标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提出该课程的教学改进方法及措施,为今后教育教学的持续改进提供了数据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面向产出的课程质量评价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关键环节,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是课程质量评价的核心。实验课因实验类型、实验项目、实验成绩的各组成部分均与课程目标之间缺少明确的对应支撑关系,导致达成度定量评价复杂、困难。本文根据成果导向理念反向设计课程目标,以课程目标组织实验项目,针对课程目标的评价设立考核并详细设计观测点与评分标准,梳理各课程目标的支撑项集合并合理确定权重,拟定了一套用于实验课课程目标达成度定量评价的方法,该方法有利于提升课程质量评价的准确性与面向产出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课程目标的达成度评价是研判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基本指标,可以评定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课程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方法是否得当、考试模式是否合理,其评价分析结果对后续持续改进至关重要,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明确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机制的基础上,以每个分课程目标为核心,采用直接方法(课程成绩)和间接方法(调查问卷)、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手段,建立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并以“水工建筑学”为例,对分课程目标达成度和总课程目标达成度进行定性与定量综合评价,指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工程实践、实验教学及课程思政等角度提出相应的持续改进措施,以期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驱动下教学活动建设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机械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机械原理"为例,确定了合理的课程达成目标,对其支撑的相关毕业要求指标点具体化,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构建了毕业要求、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三者之间的对应支撑关系,通过制定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设计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及相应细则。运用该评价方法对授课班级课程目标达成度进行量化分析,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教学实践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反映相应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还为后续课程的持续改进指明了方向。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机械专业其他课程目标达成度的评价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面向"结果产出"建立课程教学目标评价机制对于持续改进课程教学并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以"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为例,基于OBE理念确立本课程教学目标及其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提出以培养学生传感器及检测系统综合设计和运用能力为主线、以"学生所得"为中心的课程教学目标,建立一个基于目标分解、教学方案实施、达成度评价结果及分析、存在问题及持续改进的课程目标达成评价过程机制,充分利用学生调查问卷和教学过程考核记录文件提取"学生所得"分项评价数据,并进行达成度结果分析,进而改进课程教学实施方案,达到持续改进课程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是进行专业学生学习产出是否达成的前提,是任课教师判断课程目标是否实现的基础,也是任课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重要工作。文章以河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立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机制为例,说明该机制的构建与实施效果,以期为促进基于产出导向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要求,课程目标评价是衡量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是工程专业教育持续改进的关键。作者在课程目标评价的基础上建立了课程目标评价与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度评价的关系矩阵,进行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可以得到更加客观、科学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度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1.
崔柳  石艳娇  杨红喆 《科教导刊》2023,(16):149-152
在全国高校工程认证教育背景下,形成了以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为核心指标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其目标是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持续改进。文章以“程序设计基础(C)”0962教学班为例,基于课程目标达成度的总体达成值以及个体达成度的分布情况,通过教学效果总体评价及原因分析,提出进一步改进措施。实践表明,评价数据能够清晰反映教学效果,为该评价机制下计算机大类课程教学质量的改进、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潘莹  谢红梅  梁策  王湘 《高教论坛》2023,(11):48-52
课程目标达成度是评价课程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基于OBE理念,以提升学生能力为目标,结合机械设计课程内容和课程特点,构建了机械设计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模型并应用于实践。首先将机械设计课程目标具体化,并建立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之间的支撑关系,进而设计考核方式。然后根据课程目标、考核方式以及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构建机械设计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实际教学中。结果表明,达成度评价不仅能反映出学生对机械设计课程目标的掌握程度,也能反映出机械设计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为制定课程教学的持续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从学习结果入手对教师培训课程进行反向设计,可以实现对培训课程体系的持续改进。当前教师培训课程的开发存在着课程目标脱离培训需求、课程内容难以支撑预期课程目标、课程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水平不高等问题,因此,以教师最终的学习成果为起点,对培训课程进行反向设计,设置能够兼顾多元需求的培训课程目标、构建能够相互支撑的递进式培训课程、建立有利于持续改进的课程评价机制是教师培训课程开发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史娟 《职教通讯》2023,(3):96-102
产出导向教育(OBE)的“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已成为新时代的先进理念,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如何应用这一先进理念推进职业本科教育课程评价改革亟待突破。通过分析职业本科教育课程评价内涵,梳理职业本科教育课程评价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评价改革建议:一是应树立先进的课程评价理念;二是应突出过程性考核并开发学习成果测评标准;三是应优化课程目标并明确学习成果表征形式;四是应设计课程目标达成度测评办法并建立改进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从"形似"转向"神似"的关键就是从"222"(2个产出、2个关系和2个机制)向"333"(3个产出、3个关系和3个机制)的转变,实现这个转变的关键是成果导向教育进课堂,这是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最后一公里"。3个产出(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3个关系(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的关系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和3个机制(培养目标合理性与达成情况评价与改进机制、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与改进机制和面向产出的课程教学评价与改进机制),解释了何已"形似"、何未"神似"和何以"神似"。  相似文献   

16.
《滁州学院学报》2021,(2):118-123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尺度之一,但其评价方法一直是教师教学活动的短板。本文以"食品加工原理"为例,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确定课程目标,建立课程目标与课程作业、课堂表现、课程实验和期末考试等教学活动的对应关系,设计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指导并评价课程实施。结果表明,采用食品加工原理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可找出课程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为持续改进教学活动提供依据,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构建“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面向产出的课程实施与质量评价机制是落实“产出导向”理念的基础要求。通过开展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聚焦课程目标达成进行教学设计、开展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确保各环节数据可以有效评价课程目标达成和支撑毕业要求,并最终将评价结果反馈到下一轮课程实施过程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是师范专业认证的重要环节,也是开展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和进一步改进培养目标的保证。针对师范专业本科生毕业的八项要求,简述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实施办法的制订流程。通过细化二级指标点,采用直接评价与间接评价相融合的综合评价方法,获得较为合理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计算方法。该方法根据课程考核环节对课程目标的支撑、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课程对毕业要求二级指标点的支撑层层递进,形成对毕业要求达成计算的支撑架构,结合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课程学分设置与分解等,采用双重加权的方式实施毕业达成度直接评价;再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构建完整的毕业要求达成举证体系。  相似文献   

19.
<正>目的/意义:文章以安徽科技学院工业设计专业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为例,围绕工程教育相关专业认证要求,重新梳理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的关系,设置课程目标监测点,丰富评价方式,建立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方法/过程:通过评价尺规法和成绩分析法对各项学习成果进行分析,得到课程子目标和总目标的支撑情况。结果/结论:利用目标达成度评价法对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了解不同教学环节中学生对各项课程目标的掌握程度,为后续课程建设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方法存在的覆盖范围以及合理性不足等问题,构建二维评价机制,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评价学生培养效果达成情况,为专业的持续改进和工程教育认证提供支撑。通过具体的评价过程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