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论职业教育学研究范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君 《职教论坛》2008,(3):8-10
任何一门学科只有具有“范式”才配称科学。才能成为独立存在的学科门类。目前职业教育学的研究还没有形成自身独特的基本理论框架,没有形成自己独特(或达成共识)的方法,没有形成成熟的学科交流平台和自觉的学术共同体。跨学科研究是职业教育学研究的可能范式。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而言,先后出现的研究范式大体可归纳为四种:“观点介绍型”、“经验总结型”、“反思传统型”和“个案式”。每一种研究范式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视角和价值以及面临的困境,而这种困境又为另一种研究范式的确立指明了出路。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制订实践的迫切需要出发,初步建构能真正指导实践的”理论联系实际型”研究范式是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我国数学教育研究一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另一方面“繁荣”背后也有许多不足.因此数学教育研究需要规范.数学教育研究的范式则是数学教育研究规范中的一个基本范畴.数学教育研究通常可以认为有两种范式:一种是心理学范式,另一种是教育学范式.这两种范式对数学教育研究的作用和前提条件是什么,各自会给数学教育研究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作为数学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都有必要对它们认识清楚.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的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职业教育的主要研究范式包括:传统范式、基本研究范式、起点范式、方式范式、要素范式、工作过程研究范式、问题研究范式、取向范式等;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任务分析法、功能分析法、多学科研究方法、跨学科研究方法等。通过阐述职业教育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它们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方式范式、取向范式、起点范式是当前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职业教育学研究范式,建构职业教育学研究范式对职业教育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职业教育学的范式主要包括概念体系、理论基础、方法论等基本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研究"范式"与理论"硬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特别是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在当前并没有深入进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清楚地认识职业教育理论结构,以至于研究工作不能有效推进。当下理论界对于职业教育研究“范式”的寻求,就说明了这一点。但“范式”过于宏观,又很不确定,而且“范式转换”理论也不完全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状况。因此。可以用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中的“硬核”理论来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7.
姚炎昕 《教育导刊》2013,(12):12-15
教育即交往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基本理论范式。文章主要从“交往”在教育中的定位、“教育即交往”的理论分析及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交往等方面对“教育即交往”这一教育基本理论范式进行分析与论证。  相似文献   

8.
顾建军 《职教通讯》2022,(4):F0002-F0002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就是完全的“割裂”和“排斥”,加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沟通是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之路和应有之义。江苏师范大学陈鹏教授及其团队的新作《跨界与进阶:普职教育衔接研究》,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为我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9.
一、对课堂教学常规与范式的解读 “常规”,《辞海》释义为“日常奉行的规则”,而“范式”则为“榜样”之意。在我国丰富的传统教育经验中,素有“重教学常规”一说。“常规”与“范式”自然有其相同之处,但亦有差别。对于课堂教学常规,一般有以下两种定义:(1)指课堂教学中应遵循的规程和需达到的规范;(2)指保证课堂教学健康进行并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0.
<正>关晶在《外国教育研究》2013年第10期中撰文,指出职业主义和能力本位是职业教育的两种基本范式,分析了两者在职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模式、资格鉴定制度等实践层面的差别以及两者在职业观、能力观和资格观上的深层差异,最后分析了差异形成的原因和发展趋势。职业主义是一种传统而经典的职业教育范式,主要存在于一些欧洲大陆的国家,尤其是德语系国家。在职业主义范式下,职业教育呈现如下特点:1.职业教育体系呈较为典型的双轨制形态。2.人才培养模式注重过程监控、标准化;教学内容重视培养"职业人"的综合素养;培养方式注重规范化的课程  相似文献   

11.
《现代技能开发》2011,(5):52-52
(1)基本属性有所不同。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类型,具有此类教育的共同属性即职业性.社会性、大众性、实践性是职业教育的“从属”属性:专业学位教育的基本属性是实践性、职业性和综合性。(2)定位和目标有所不同。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整个社会的教育.根本目的是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能够就业,成为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12.
媒介生态学( Media Ecology )是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和理论研究媒介的一门科学。它起源于人文技术哲学领域,经过伊尼斯、麦克卢汉、波兹曼等人的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末成为一门学科,并于20世纪末开始传入国内。国内媒介生态学学者从学科交叉的角度和继承国外哲学思辨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所关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因此,在媒介生态学的发展历史中,可以清晰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研究范式---即从学科交叉的视角出发的“以媒介为中心”的研究范式和从哲学思辨层面出发的“以人为中心”的研究范式。对教育技术研究者来说,这两种范式互为补充,给教育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共生的教育环境——信息社会中学校教育技术的运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学校中的教育技术以“优化”思想为核心,体现的是一种“精炼”范式,信息社会中的学校教育技术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将由“精炼”范式转变为“共生”范式。“共生”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层面:1.技术性共生:虚拟与现实的共生;2.社会性共生:人与媒体的共生;3.文化性共生:多元信息的共生。实现共生的策略是“和而不同”,在具体操作的层面则必须依赖两种措施,其一在观念上必须培养社会成员的一种“尊重”意识,其二在技术层面上必须以“维护”取代“开发”成为首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的国际发展出现了以下趋势:(1)能力趋向趋势。职业教育界在专业设置与课程设计上不再局限于狭隘的岗位,而是着眼于某个职业群或职业面。(2)体系开放互通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普通教育体系中增加了职业教育内容,二是“双证”的等值与互通。  相似文献   

15.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对人的重要性,职业教育对人的自由、尊严和职业教育提升人的关键能力等方面。国内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的价值探讨、职业价值观教育、“素质本位”职业教育、职业人文教育、“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和“人格本位”职业教育等等。总体上,我国职业教育界关注以“人”来建构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其论文的数量不少,但重复研究较多,这类探讨大多是一种现象描述和经验分析。从人的价值和尊严角度去建构职业教育价值观将成为一个有待拓展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学对象、体系与范式的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的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中,就研究对象而言有“现象论”、“关系论”、“问题论”、“规律论”;就学科体系而言有“逻辑起点论”、“问题系统论”、“范畴水平论”;就研究范式而言有“问题研究范式”、“基本研究范式”、“工作过程研究范式”和“技术学研究范式”。这些理论各有优长,也存在各自的局限。基于对上述观点的理性批判,可以认为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职业教育存在”,应建立基于“范畴”的学科体系,构建“要素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7.
从20世纪上半叶开始.我国学者对职业教育本质的研究可简略归纳为以下10种:(1)“生利性”说。认为职业教育是在提高受教育者造福社会与他人的能力之时.同时给与他人获得生计的手段和本领。(2)“社会性”说。认为职业教育属于社会范畴.是一种人类社会实践活动。(3)“职业性”说。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基本问题访谈录(Ⅰ)职业教育是什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职业教育几个基本问题研究》(BJA010100)课题组就“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对国内外职业教育界的专家、学者进行了访谈,使我们看到了对此问题的不同角度和层面的理解。这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有利于我们深化对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的认识。本刊特将访谈记录分专题编辑处理,并从本期起连续刊发,本期论题为“职业教育是什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构建以工作知识为起点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理论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教论坛》2007,(3S):37-37
和震在《教育与职业}2007年第2期撰文指出.职业技术教育学应该对“教/学什么”“怎么教/学”“谁来教/学”以及“为什么教/学”等最基本问题做出理性反映和概括。对这些基本问题独特而系统的回答.可以构成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的基本体系。作者认为.如果说教育内容的性质决定教育方式和方法.那么工作知识的性质决定了职业教育课程和教学(即“怎么教/学”)的特性。决定着职业教育的教育者和学习者(即“谁来教/学”)的特性,也是影响职业教育的主要特性。  相似文献   

20.
自然科学研究范式在教育研究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世纪中叶开始,教育研究中存在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研究范式。所谓自然科学研究范式和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属于叶澜教授的著作中提出的教育研究的“专门科学研究范式”这一范畴。“专门科学研究范式”是用来指专门科学群的研究群体对本群体所从事的研究活动的基本规范和结构式的框架的共同认识。这里的范式主要指与研究活动相关的范式,不包括有关某门学科原理、基本概念等与学科内容相关的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